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邓小平诞辰111周年

深圳:改革开放缔造不朽传奇

2015年08月22日18:16    来源:www.garb.cn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

  邓小平改革语录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改革是一场伟大的试验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三个有利于”是改革的判断标准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沿着小平同志指引的改革发展方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广。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8次三中全会,改革是不变的主题。改革,给中华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深圳,稳重醇熟、生机勃发。

  走进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现代潮流气息,以及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金黄和粉色的青春型都市基调、行色匆匆的汹涌人潮。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曾经平凡的小渔村,竟然从最初只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发展成为人口超过1800万、GDP突破1.6万亿元的国际化大都市?

  30多年沧桑巨变,深圳特区的探索与实践,只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应当说,深圳的崛起,不仅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更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不朽传奇。

  改革春风拂醒渔民村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眼前这个配套有图书馆、健身区、停车场等设施的时尚小区,数十年前竟是一个破烂不堪、村民们靠海吃饭的小乡村。渔民村的今昔变迁,既是深圳巨变的一个缩影,更是改革开放结出的一个硕果。30多年前,邓小平曾视察过的这个渔民村,已是旧貌换新颜,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型社区。饮水思源,渔民村人至今仍缅怀着一代伟人邓小平,“没有小平同志,就没有渔村的今天”。

  解放前,渔村人驾着舢板艇,浮家泛宅,漂泊进深圳河打鱼捞虾,艰难度日。解放初期,在政府的安置下,他们在深圳河边搭起了水草寮棚,有了立足之地,过上半定居生活,告别了海上飘零的日子。但渔民的生活十分艰苦,一艘小渔船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吃喝拉撒睡全在船上。

  1979年,随着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作为改革开放的首个“试验场”,深圳特区这片广袤的热土开始其拓荒历程,到处响着推土机、挖掘机、起重机的隆隆声,到处是步履匆匆的行人。渔村人敏锐地意识到深圳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他们下商海、跑运输、贩卖紧缺商品……短短一年里,渔村人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全村30余户村民家家都成了万元户。

  富裕起来的村民们告别了住破草寮的历史,他们先后盖起了别墅式住宅,连隔岸的香港人都羡慕不已。

  六十年代住木棚,八十年代住楼房,二十一世纪住时尚住宅区,渔民村人梦想成真。如今,这里的居民每三户分到了1幢住宅楼,除了自己居住外,他们都把余下的房间委托社区的物业公司进行统一出租,仅此一项,每月收入便可达5位数以上。

  30年沧桑巨变,30年辉煌历程,渔民村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是党富民政策的一个有力见证。

  “深圳速度”:发展驶入快车道

  1984年,深圳经济区特区,工农业总产值四年里增长了10倍,一个现代化城市已初见轮廓。修建国贸大厦创下三天盖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更成为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被载入史册。

  然而,在这之前,深圳特区的建设和发展饱受争议。面对各种喧嚣和非议,1984年1月24日到26日,作为创办经济特区主要决策者邓小平来到深圳考察。对于深圳的发展他没有当场评价,便乘船来到珠海。考察后,他写下了“珠海特区好”的题词。而身处舆论漩涡的深圳,惴惴不安的等待着他的态度。三天后,邓小平提笔写下“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句话,让深圳和所有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人深受鼓舞。2月9日,他又在考察厦门时写下了“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思想的解放带来了实践的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闸门逐步打开,一个个围绕着市场而生、充满活力的经济细胞诞生了。继四个经济特区后,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等也相继开辟经济开放区。随后,承包、租赁、股份制等改革,让企业的活力不断增强。在推动国家现代化的路途上,中国人展露出步步为营的稳健,也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

  1987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概括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也得以确立,即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外发生严重政治风波,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人们的关注焦点指向了未来。社会主义还行不行?改革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继续推进?一个个疑问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在此紧要关头,1992年1月,已经八十八岁高龄的邓小平又来到了中国的南方。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发表了多次谈话,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给出了回答。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对于如何看待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邓小平提出不要搞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发展才是硬道理。

  “再耽误不得了!”邓小平说得斩钉截铁。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将这个国家再次引入了历史的快车道。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面临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零距离的接触,近距离的观察,无距离的沟通,升华了我的思想,净化了我的灵魂,最大限度地再造了我自己。”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负责邓小平视察南方的接待和安全保卫工作的陈开枝深情地说,亲历小平南巡的11天,深刻体会到了一代伟人的思考与魄力。

  整个南方谈话没有一页纸,没有一个提纲,没有固定的对象、场所、地点,每到一处,邓小平对服务员、工人、企业家、科技人员等等,都有一番重要讲话,让人振奋。“小平同志就是要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把自己的思想告诉群众。”

  小平侃侃而谈,思路清晰,谈话记录足有两万多字。陈开枝说,小平讲话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来发展。

  陈开枝认为,南巡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如果没有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方之行和南巡讲话,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在迷茫中探索。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可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改革只有进行时

  “计划与市场”“姓‘社’还是姓‘资’”,这个羁绊中国改革的历史性难题,1992年的春天给出了全新的答案。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基本框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一场波澜壮阔的制度变革,由此开启。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开。制定公司法、实行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坚实基础。

  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住房等方面的改革渐次推进,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开始形成……

  市场经济势如破竹,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为抓住并用好新世纪头一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到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越。国内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不到2.7万亿元,猛增到2000年的8.9万亿元,人均达到7858元,提前实现“翻两番”的预期目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商品市场中的市场调节比重不断加大,社会商品零售环节、农产品收购环节和生产资料出厂环节,市场调节比重分别高达95.8%、92.5%和87.4%……

  不仅是数字的跳跃,还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国,不可逆转地融入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

  2001年11月10日,随着一声槌响,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宣布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是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可。

  开放的时序由不确定变为确定,“中国号列车”带着发展的喜悦驶入新世纪。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跨过1000美元大关,“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相互交织。一面是机遇,一面是挑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的课题再次摆到了全党面前。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映照出十年间中国改革开放呈现的新进展,遇到的新问题;这是改革目标的又一次部署,这是改革之路的再一次出发。

  此后的十年,科学发展旗帜下的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令人鼓舞: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数字是明证:142倍--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2万亿元;187倍--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38668亿美元;71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24565元;5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7917元……

  中国共产党用理论与实践反复昭示: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体制改革要点。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如今,改革开放,正生机勃发并成为中华大地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13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歌奋进。

  (本报记者李兴文整理)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