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然
从政四十余年,一路都在爬坡,现在仍然还行走在山的半腰上,从来不敢懈怠。下乡当农民,招工进煤矿,从车间工长干起,由机关科员做起。东西南北,风雨兼程,先后在四省一部工作,本人觉得以从政者身份说话多少有些资格。
这里我不想说什么从政经验,而是特别想谈谈从政者的根本,即“政者,正也”,“正”乃从政的根本。从政者心要正、路要正、事要正,此为从政的“道”。之所以不讲从政的术,却要说从政的道,因为从政者得未得道,守不守道,能否遵道行道,这是官经权术解决不了的。
从政者需以心正为根基。此处所说的“心”,意指心思、思维、思想,虽属比较抽象的说法,但即使不解释,谁都知道“心”指的是什么。心正就是从政者要有良心、用真心、忌私心。从政者的心,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心不正的人,诸葛亮早有说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是人们没把窗户纸捅破。
前两天,听到一则买官的小故事。深夜某县委书记家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土豪老板,进屋后拿出二十万元直截了当地说,请给某人调整到一个有实权的职位。书记推开坚决不要。老板说:“是不是嫌这二十万少啊?”书记认真地说:“二十万不少,但我怕他到任后去赚两百万、两千万,那个责任我可负不起。”
这段实话,把个别从政者想通过老板买官的心思一语道破。带着寻租心理,打着发财算盘,抱着强烈的权欲物欲当官的人,一旦有了职位和实权,就会情不自禁地干坏事,早早晚晚要出事。所以有权的人心一点也不能歪,心歪了,道路就会走歪,事情就会办砸锅。
从政者需以走正路为要旨。个别当官的人,一开始他就来路不正,不是靠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和政绩,而是靠关系、靠背景、靠投机钻营。在这种反面样板的诱惑下,有些从政者也想走类似的旁门左道,功夫都用在了攀高结贵拉拉扯扯上,干工作以权谋私,或专投上级所好,一点都不对事业负责。这种路子不正的从政者,当面也可能听到吹捧声,但背后是要被百姓戳脊梁骨的。
心术不正的从政者手上拿着两张图,一张是能对自己升官起作用的“关系图”,一张是不择手段往上爬的“路线图”。“关系图”又是为“路线图”服务的,一块敲门砖不好用了,就会扔掉再找一块。表面上看,他低三下四地围着上级领导转,但心里想的是无论你级别多高,只不过是自己往上爬的垫脚石。
二十多年前,我到陕西的茂陵参观,行车途中找不到路了。见到有位老乡在地里干农活,我停下车小心翼翼地问:“老乡你好!请问往茂陵的路怎么走?”老乡认真地指着前方,用“秦腔”响亮地说了两个字:“端走。”
在古汉语中,“端”即“正”和“直”的意思,没想到陕西老乡仍然沿用。“端走”这两个字,我一直记着没敢忘记,每当事业找不准方向,都会想起陕西老乡给指的端直正路。
从政者需以干事担事为前提。当官就要谋事做事,就要担事成事,但事情分为公私两类,公事即为正事。干正事为民为公,干私事损公肥私,当然有的从政者很会假公济私,拿着公权谋取私利,表面上旗号不小,实际上干的是私活。我曾经在机械厂当过车工且技术不错,车个擀面杖旋个桌子腿手到擒来,但那个时候就知道私活不能干,公私一定要分明。
道理大同小异,当官不能用公权干私活。拉个关系,走个后门,权钱交易都是绝不允许的。从政者做事正不正,可以以小见大,做小事不正,做大事也难正,从小看大一看一个准。在北方工作时,人们对干部的评价常说,这个人是“有正事”还是“没正事”。三个字非同小可,比洋洋几千字的考察材料还贴切管用。
实际工作中确实如此,有正事的人可靠可信,善于干正事能干成正事,交给艰巨繁重的任务,让人放心。没正事的人靠不住信不过,让他去打酱油可能都会扣下一两分钱,而且甚至还要兑水,给他点权力不过夜就会滥用,令人担心。正事即为公事,从政者就是要有正事干公事,歪门邪道的事一件也不能干,私心杂念的事最好也不要去做。如果做了歪门邪道的坏事,那将会占眼前的便宜留下长远的祸患。
从政者的职业操守,说一千道一万,概括为一个字就是要“正”,概括为两个字就是要“端正”。心偏了不行,路歪了不行,事邪了更不行。
从政者,亦从“正”者,心放正、路走正、事做正,切实做到这“三个正”,从政者也就名副其实了。
相关专题 |
· 任仲然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