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检察官妈妈”从检30余载 慈母心挽救迷途青少年【2】

2015年07月14日08: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标题:“检察官妈妈”从检30余载 慈母心挽救迷途青少年---中国文明网

3.一条被永远珍藏的短信 见证“栗妈妈”慈母心

小方五岁时父母离异,父亲是一名水暖工,爷爷患有风湿、滑膜炎等多种疾病,家里一贫如洗。每当看到父亲辛苦劳作的身影,小方都很惭愧,恨自己不能早点赚钱。2008年,小方经不住老乡的教唆,毅然辍学来北京“发财”,方父做梦也没想到儿子参加了抢劫团伙,没几天就被关进了海淀看守所。小方的父亲得知后急匆匆地带着年迈的爷爷赶往北京,没有钱住旅馆,一家人就在火车站候车室的椅子上过夜,为了省钱,一日三餐就靠方便面充饥。当栗翠华看到他们的时候,心里流泪了。“我不愿意做一个自私的人,看到别人有困难我就想去帮助,否则我会难过。”

为了安置好小方全家,栗翠华掏出2000多元钱,给方爷爷购买药品,安排他们食宿,为小方添置衣物,并送给他《人性的优点》、《刑法》等书籍,还专门请来心理辅导老师对小张进行心理疏导。

因犯抢劫罪,小方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方父将难处告诉了栗翠华,她当即向法院说明了情况,考虑到小方家里的实际困难,海淀法院最终减免了1000元罚金。在法庭上,思想认识有了长足进步的小方认罪态度良好,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出了深刻的悔意,而“栗妈妈”在他心中,已成了最亲的亲人。

看守所的孩子们送给栗妈妈红心感恩图。图片来源:首都文明网

海淀区看守所的孩子们送给栗翠华的手工制品。图片来源:首都文明网

2009年春节前夕,在向法院缴纳完1000元罚金后,方父又找亲朋好友借齐了1000元,存进银行卡里,寄到了海淀检察院。栗翠华知道1000元钱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他们朴素的感恩,也是他们最厚重的表达,可是这钱万万不能要。经请示领导后,她将这笔钱存入了小方在看守所的账户里。两个月后,小方的父亲和爷爷专程从东北老家赶来,向栗翠华赠送了一面锦旗。

“爱心永驻拯救民生,丹心敬业廉洁奉公”。锦旗的背后是小方在看守所里日益成熟懂事的模样,他努力学习栗妈妈送给他的书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2010年11月,小方刑满释放后在老家一家公司工作。栗妈妈知道后,鼓励他有朝一日能重返校园多学习些技能。

“栗妈妈,你是我心里最亲的妈妈,我听您的话,在努力工作、学习,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春天又要来了,祝您永远像花儿一样美丽!”栗翠华说,小张后来发给她的这条短信,她会永远珍藏。

4.退而不休 她为孩子们的梦想燃尽余生

从检察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栗翠华也想继续自己的爱好,摄影、练习书法,还想去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心里总是惦记这群孩子,想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去挽救迷途的孩子,把他们的思想轨道引上正路。经海淀区检察院领导推荐,栗翠华来到了海淀团区委彩虹之家青少年服务中心,从事重点青少年群体帮助教育和预防犯罪工作。

在这里,栗翠华继续履行着检察官的职责:带领团队帮教、挽救青少年,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青少年进行自护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组织青少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尽早自强自立;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攀岩,高空飞人等运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进向上的精神;开展以“学道德模范 做美德之人”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学雷锋志愿活动、进社区为老人服务等等。几年下来,栗翠华带领彩虹之家团队获得了海淀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海淀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她也获得了海淀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工作者等荣誉。

从检察院、监处所到彩虹之家,岗位变了,栗翠华执着的爱心没有变。她始终坚持帮教失足和闲散青少年,拯救迷途的灵魂,为给祖国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她的帮扶下,像小陈、小方一样重回正轨的青少年还有很多很多,栗翠华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人生经验,帮助他们重走人生路。几年来她帮助过的从大墙内走出的孩子没有一个人再违法犯罪。她用自己的大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栗翠华还一直默默资助边远山区的贫困孩子们,她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三名检察官,丰台区人民检察院一名检察官成立了“爱心小组”。他们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几年来出资十余万元救助了重庆市黔江区实验中学、酉阳县麻旺中学、龙潭一中、麻旺小学和官清乡小学的二十余名贫困学生,资助孩子学费、购买衣物生活用品和学习书籍,帮助孩子们走进课堂,努力学习知识,用知识来改变命运,鼓励他们努力回报社会,奉献社会,让爱心的火炬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栗翠华与检察官“双节”送温暖。图片来源:首都文明网

栗翠华组织彩虹行动学员参加颐和园义务指路志愿和法律宣传活动。图片来源:首都文明网

她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与机会。她一直被孩子们称作“栗妈妈”,事实上她也给予了孩子们比自己女儿更多的关爱,陪伴他们的时间远超陪女儿的日子,甚至多年来没能为女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女儿3岁时逛庙会曾不慎走丢,回家后哭着埋怨她:“妈妈,你要一起去我就丢不了了。”而当时她正在单位忙于办案,根本顾不上家里,更顾不上陪女儿去逛公园。她对父母更是满怀愧疚,二老病重期间,为了忙工作她却没能在床前尽孝。她满心都想着孩子们,为了天底下更多家庭的幸福,为了孩子们的梦想,付出再多,也毫无怨尤。

工作以外,栗翠华爱好广泛,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年轻时,她是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加入检察事业后并没有松懈,连续五次参加北京市检察机关举办田径运动会,都蝉联第一名。

她还努力学习摄影和唱歌,先后多次获得高检院、北京市院、海淀区院摄影比赛的一、二等奖。2009年,她的摄影作品“梦幻”获得了北京市检察机关第四届《检察风采》摄影大赛一等奖。长年来,她勤于笔耕、善于调研,撰写了2000余篇调研和法宣文章,多次被《检察日报》等重点媒体刊发,五次获得院调研评比第一名,还荣获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先进个人、优秀通讯员标兵、调研论文一等奖、优秀信息员等光荣称号。她满怀热情地沉醉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在给孩子们的梦想上色的同时,自己的人生已然斑斓多姿。(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

(本网根据《中国好人榜——栗翠华》《“检察官妈妈”栗翠华:慈母心挽救迷途青少年》等稿件综合,感谢首都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每个未成年人犯背后,都有一个伤心欲绝的家庭,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已数不清有多少个孩子接受过栗翠华的帮助,她用爱的教育感化他们、引导他们,以无比的包容让他们迷途知返。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在栗翠华看来,她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正是这些小事,感动了她身边的人,使爱心能够继续传递,也正是这些小事,给孩子们曾经黯然失色的梦想重新着色,照亮了他们幸福的明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