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王广平:干部考察不能缺了“较真”味

2015年07月13日17:1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干部考察不能缺了“较真”味

干部考察是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为干部选拔任用等提供参考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程序和关键环节。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在考察程序、方法以及汇报材料和最后把关上敢于担当、敢于较真,以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好干部考察关,避免程序空转、走过场。

在履行程序上要较真。考察对象经党委(党组)研究确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干部考察程序多,涉及内容多,能否有效落实每一个环节,直接影响考察组全面准确地考察评价干部的质量。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要求,一个程序一个程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地推进完成,不能随意简化或减少工作程序,充分运用好分析研判成果,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将考察情况与干部的一贯表现相互比较印证,对考察对象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运用方法上要较真。干部考察方法运用是否科学恰当,直接影响考察结论。面对面谈话要求考察人员既要打开谈话对象的话匣子,还要引导谈话对象不要跑题,同时处理好保密问题,使谈话对象对考察人员完全信任,放心大胆地说出真实想法、反映真实情况。同时,要灵活运用好对谈话对象所反映问题当面核实的技巧,防止只听到假话、好话,听不到真话、实话,避免使考察谈话成为“新媳妇爱抹粉子”、走了过场。书面征求意见就是要求考察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将征求到的意见原原本本地向组织汇报,尽可能保证全面真实、原汁原味。

在撰写材料上要较真。考察人员在撰写考察材料时要做到四点:一是要“实”。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用事实说话,不要概念化的描述。二是要“像”。善于抓住考察对象的本质特征,写出特点,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三是要“准”。材料中引用的数字、事例要有事实依据,准确无误;对考察对象的评价要恰如其分,不能把集体取得的成绩简单地说成是某个考察对象的政绩,而应重点反映考察对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四是要“精”。精心提炼观点,挖掘典型事例,避免罗列数字和事例;讲究语法修辞,言简意赅,删去可有可无的话。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干部缺点和不足方面的表述要做到准确、到位,不能不疼不痒、模棱两可,使个人缺点成为大多数人都需要改进的“通病”。

在落实责任上要较真。干部考察工作是考察组与参加考察工作的所有人员相互配合完成的,工作态度是否认真直接影响考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一些干部出现“带病提拔”的问题,与考察人员不敢担当、不敢讲真话,视严肃的考察工作为走程序、走过场,缺乏较真的态度有一定关系。要增强考察人员公道正派、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要严格执行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使考察人员以及参加考察工作的所有人员对考察工作的真实性负有责任,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明确责任追究的内容,实行谁考察谁负责,对考察中不负责、不如实汇报考察情况等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出现“带病提拔”的问题,要倒查追究。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