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宁 李 剑 董倢礽
悲壮自沉捍卫尊严
二战期间的陆上战败使法国海军“不败而败”
20世纪30年代,随着战争创伤的愈合,法国海军迅速恢复元气。到1937年,法国海军已拥有航空母舰1艘、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2艘、各型驱逐舰50余艘,各型潜艇共101艘,综合实力居欧洲第二、世界第四。曾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感慨“其效能之好,胜过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任何时期”。
然而,这样一支海上劲旅,在整个二战中却只落得个毫无作为、自毁沉船的悲惨下场。1940年,二战欧洲战场刚开打不久,法国就因陆军迅速溃败,沦亡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下。此时,作为法国唯一残存有组织的战斗力量,法国海军成为能够左右欧洲水域战局的决定性力量——倒向德国,希特勒跨越英吉利海峡将不再是梦想;倒向英国,地中海将没有轴心国海上力量的生存空间。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拥有对法国海军舰队绝对统帅权的海军上将达尔朗,在投降派给予其“首席执政官”的许诺下,违背了自己对主战的法国总理雷诺以及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承诺,没有命令一艘法国军舰驶往海外。这支不失强大的海军“不败而败”,失去了与敌血战、力挽乾坤的机会。
为防止德国利用已被迫集中封存的法国舰队,英国于当年7月3日实施了针对法国舰队的“弩炮”作战计划。停泊在朴茨茅斯、亚历山大、马提尼克的法国舰队被迅速控制,停泊在法属北非的奥兰、达喀尔和米尔斯克比尔军港的舰队则遭到猛烈袭击,数艘战列舰被毁,1300多名法国海军士兵被打死。高傲的法国人被这种“落井下石”之举激怒,聚集到本土的土伦港,开始在德军监视下“坐观”战争。
1942年,盟军发动“火炬”战役,登陆法属西北非,准备接应法军舰队突围,然后以此为跳板攻打意大利,以最终实现反攻欧洲。与此同时,希特勒也下令强行夺取法军舰船。11月11日,达尔朗在盟国的要求下电令土伦舰队机动到阿尔及尔,但对英国恨之入骨的舰队司令拉博德对此严厉拒绝。26日黎明,德军发动突然袭击,港口防卫司令马尔基海军上将在床上被俘。不甘向德国人俯首、又难忘英国人的“旧恨”的法国海军,决定以就地自沉的悲壮方式捍卫最后的尊严。自沉的140余艘舰艇中,包括3艘主力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16艘鱼雷艇、16艘潜艇、70多艘各型辅助船,这也成为法国海军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
![]() | ![]()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