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

2015年04月02日13:36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第29章 举行百色、龙州起义

许凤翔回忆,在百色,“我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当时,我们不断接到派往右江各地的同志给‘邓秘书’的信函、电文,反映旧政权的残酷压迫和土豪劣绅的胡作非为,以及人民群众对我军的热烈欢迎。每当我把这些信函、电文送给邓小平同志时,小平同志都很重视这些由各地传回的消息。为了准备起义,小平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白天找同志谈话、开会,布置工作。晚上则与张云逸等首长在一起商讨大计、运筹起义事宜。不久,我军就消灭了反动的警备第三大队,进一步发动工农群众,继续整顿改造部队。”

就在这时,回上海向党中央请示工作的龚饮冰秘密回到百色,向父亲他们传达中央的指示。中央批准了父亲他们的建议,要他们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创建根据地,创建红军,颁给的番号是红七军,委任张云逸为军长,邓小平为政委。左江地区的部队编为红八军。

听到中央的决定,父亲他们一定十分振奋。当即,他们又派龚饮冰回上海,把部队撤到右江地区的情况再向中央汇报,并表示:“我们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大概需要四十天的准备,就可以就绪,那时就立即宣布起义。

“邓小平当即召开了党委会议,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决定加紧准备,在12月11日广州起义二周年纪念那天,宣布起义,成立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

公元1929年12月11日,百色城头高高升起了武装起义的红旗,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正式诞生。

按照党中央的任命,张云逸为军长,邓斌(小平)为政委。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李谦,政治部主任沈静斋;第二纵队司令胡斌,政治部主任袁任远;第三纵队司令韦拔群,政治部主任李朴;军部经理处长叶季壮。

第二天,在平马召开了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雷经天任主席,韦拔群、陈洪涛等为委员。

红七军成立后,建立了前敌委员会,中央代表邓斌为书记,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李谦、何世昌等为委员,统一领导部队和地方的工作。

在百色起义的前夕,也就是在11月的下旬,父亲突然接到上海党中央发来的电报,要他去上海报告工作。于是父亲便同张云逸等作了工作布置,于百色起义的前几天,也就是12月初,由百色动身,由一个向导带路,化装成商人,准备首先到龙州布置检查工作,为龙州起义和成立红八军作准备,然后再由龙州经越南海防乘船到香港,再乘船去上海。

父亲带领袁任远和佘惠由百色出发,先到田东住了一宿,第二天,他们在路上,正巧遇见李明瑞。

原来,李明瑞、俞作豫到了龙州后,一方面筹集军饷,一方面整理部队。而俞作柏此时已离开广西去了香港。11月末,李明瑞欲乘粤桂两军对峙、广西政局混乱、南宁空虚之际,发动攻势反攻南宁。他已命令俞作豫率领左江部队开进崇善待命,并亲自过右江与右江的部队商议联合攻取南宁。正在他去右江的途中,遇到了邓小平。

邓小平和李明瑞,都已相互闻名已久,而这次路遇,却是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从这一次相识开始,父亲便和李明瑞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并开始了一段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斗历程。

这次相遇后,据袁任远回忆:小平和李明瑞谈了一会,便决定一块返回百色。

这是因为,父亲和李明瑞接触后,发现李明瑞和俞作豫对于是否打红旗,还持犹豫态度,但又感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据何家荣回忆:“当李明瑞到百色时,路遇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和李明瑞又转回百色,做李明瑞的政治思想工作,宣传革命道理,指出军阀混战的危害,说明党的计划是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准备百色、龙州起义,成立红七军、红八军,至时请他任红七、八军总指挥,希望他跟共产党走革命的道路。李明瑞同志欣然接受邓小平同志的劝告,毅然走革命的道路。”

决心下定之后,李明瑞立即返回龙州。邓小平也再度踏上回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的路程。

李明瑞回到龙州时,发现当俞作豫率部队向崇善前进时,大队副蒙志仁竟在龙州叛变。李明瑞和俞作豫会合后,当即决定夺回龙州。经过对龙州的封锁和围攻,蒙志仁战败逃窜,五大队于12月3日光复龙州。(邓榕)

(未完待续)

(责编:徐婵、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