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月7日,中央军委指示刘邓率所部主力转出大别山(此时刘伯承已在淮北外线,留在大别山的部队实际上由邓小平、李先念指挥),与粟裕、陈谢两军“在淮河、汉水、陇海、津浦之间集中,机动打中等及大的歼灭战”。过去往往以指示为根据,认为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的日期最迟不会超过2月下旬。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当时除位于大别山北麓的第二纵队转出稍早(3月初),其余两个纵队均是3月底出山北进的。即转出时间比人们预料的要晚一个多月。其原因何在呢?
实际上,上述延期出山是根据实际需要主动采取的政策。若是孤立地看,似乎只是个时间迟早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与当时大别山及整个中原战局相联系的。1948年1月底2月初,也就是收到上述指示的前夕,大别山的局势已相当严重。一方面,拟议中的黄安歼灭战未能进行,刘邓大军急需的武器弹药和粮食均无法补充;另一方面,敌人已发现刘邓大军主力的集结地点,正多路出动实行包抄合击。正如1月25日粟裕在发给中央军委的电报所说的,“刘邓军现……已处极困难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邓大军内线主力遵照军委的指示,及时转到有大后方接济的淮北地区去休整补充,是比较有利的选择。然而,以邓小平、李先念为首的大别山“前指”却没有这样做。他们知道,在中原三军中,另外两军特别是粟裕所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经过自鲁西南到豫东豫中的千里跋涉和连续作战,消耗也很大,同样存在着急需休整补充的问题。如果刘邓大军在此时出山北进,势必将敌人部署在大别山周围的大批兵力引入北部中原地区。这样一来,虽说可减轻自身的压力,但展开于这一地区的粟裕所部,则很可能被迫作战或被敌胶着,从而无暇休整。若这支人数最多的主力部队被进一步消耗削弱的话,将会给整个中原战局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从全局考虑,邓小平、李先念毅然决定推迟北移计划。他们在2月9日回复中央军委的电报中,明确表示:“我主力兵团不宜抽得过早,应对粟的机动以配合,故须留在大别山,再打一个月的圈子”。与此同时,“前指”还号召全军再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积极开展以吸引、牵制敌人为主要目的,辗转机动和灵活歼敌的战略行动,予外线两军以支援。在中原局和“前指”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经过全体指战员异常艰苦的努力,终于胜利地完成了预定的艰巨任务。如果没有这一段时间我军对大别山周围敌人的有利牵制,那么华东野战军主力的休整则很难胜利进行,对该军此后攻克开封、聚歼豫东数万敌人的重大胜利,将增加更大困难和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刘邓大军推迟出山的举动,对整个中原战局的形势起了重大作用。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