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委组织部课题组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抓作风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从今日起,本版推出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专题,编发系列研究报告,敬请关注。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带头示范,是带动广大干部深入转变作风的无声力量,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领导干部带头破除歪风邪气,以身作则,广大党员干部就积极响应,不正之风就转得快、改得彻底。反之,领导干部轻描淡写、不以为然、敷衍塞责,传递负面情绪,释放消极信息,作风建设就会停留在务虚功、走过场上,雷声大雨点小,阵势大实效小,最终让群众反感、社会失望。只有将领导带头示范贯穿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作风建设才会能深入持续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头落实八项规定,为改进作风作出了行动示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有力推动党风政风改进。但在一些地方,领导示范还做得不够,有的表面化,多依靠强制性的指令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就出现“开倒车”现象;有的机械化,满足于形式上的到位,疏于督查、跟踪、问效,示范成了“作秀”;有的碎片化,专注于单项制度建设,缺乏激励、服务等配套制度,执行起来缺少保障。机制起着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只有建立领导示范的长效机制,形成整套科学、有序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领导示范长期持续地进行,发挥引领作用。
完善领导示范思想动力机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到位才能行动到位。要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自觉把好的作风当作一种价值理念来追求,当作一种道德品质来塑造,当作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特别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教育同领导干部的高效履职、服务基层、提升能力等实践载体结合起来,力避空洞说教和单向灌输,自觉摈弃各种消极念头,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通过建立实践锻炼机制,增强主动示范的内动力。规定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时间、方式,切实让自己融入普通党员群众中,进行换位思考。
完善领导示范引导激励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示范重要意义的舆论宣传,强化领导干部对示范作用的思想认识。深入拓展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活动,领导干部详细了解干部思想状态,对向组织反映困难、提出要求的干部,仔细倾听,真诚交心,帮助广大干部理顺情绪,增强决心和信心。对那些带头示范成效显著的及时表彰奖励,进行备案,作为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激励领导干部示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完善领导示范监督制度。明确“失范”行为。在对示范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明确主要范围和内容的基础上,细化明确领导负面示范、消极示范以及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的各种表现。推进信息公开。在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基础上,遵守保密纪律的前提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对领导干部行为进行全天候动态监督。规范媒体监督。开设专门的监督邮箱或论坛,规范群众的网上举报,倡导党员群众以合法渠道举报,对监督举报内容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强化党内监督。把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消极示范或不示范的行为,纳入纪检监察巡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统一推进和实施。
完善领导示范效应评估机制。以领导干部日常思想、生活、工作、学习等四个作风建设领域为评估类别,以领导的各种示范行为方式为评估内容,以领导示范带来的积极变化、其他党员干部的感染程度、效仿程度以及作风成效为评价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领导示范是个渐进的过程,要注意时间段的区别,评价体系应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可委托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进行数据采集。明确各级组织部门的主管职责和“牵头抓总”的作用,形成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把领导带头示范纳入干部作风建设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领导干部示范行为档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上级带下级,层层推进的生动局面,确保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