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风光引人醉。
产村相融。
乡村旅游,游人如织。
产村相融,硕果累累。(资料图片)
乡村乐园。
新闻故事
新农村建设让我们实现致富梦
“我家的甜橙水分多,口感也好,来买的都是回头客。”2月1日,星期天,武胜县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甜橙新村游人如织,白坪乡高洞村村民杨德田的水果摊前挤满了购买甜橙的游客。杨德田一边招呼客人选购甜橙,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今年51岁的杨德田是土生土长的高洞村村民。以前,他和家人主要靠种庄稼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不仅辛苦,而且挣钱也不多。近年来,随着武胜县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他在村里承包了20多亩地种植甜橙、梨子、葡萄等水果,建起了四季果园,成为村里有名的果园业主,年收入近30万元。
“实施新农村建设后,基础设施建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致富梦想也实现了。”杨德田说。
近年来,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精心打造万亩标准甜橙园,引进的爱媛、不知火、塔罗科等优良品种陆续挂果,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购买,不仅成为景区的亮丽风景,而且催热了“吃住行”等旅游经济,带动了乡村旅游大发展。
每逢周末,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的甜橙新村、张家院子、李家院子等景点的停车场,停满了挂着各地牌照的大小车辆,四面八方的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闲情逸趣。
“里面请,里面坐!”2月1日中午12时,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口口香”农家乐老板易东平正在招呼客人。此时,他的店内已是座无虚席。据了解,截至目前,该示范区内已发展起14家农家乐,不仅生意红火,而且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近年来,武胜县按照“四区配套、四态合一、四化推进、六大转变”的理念,把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引进业主,发展规模种植业,帮助群众圆了致富梦。
武胜县白坪—飞龙新农村示范区正是我市实施“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完美样板。
热门话题
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是广安首创并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如何巩固成果、再创辉煌?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市以实施“111”工程为主要抓手,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推进一、三产业融合,配套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的新路子。
部门回应《《《《《
话题一“111”工程具体指的是什么?
实施“111”工程对我市解决“三农”问题将起到什么作用?
市委农工委主任龙兴平:2014年6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111”工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原有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布局,精心规划,着力打造涵盖全市六区市县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的“111”工程。即:“一个大环线(环绕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岳池县、武胜县的产业发展带)、一个单元(邻水县产业带环线)、一条连接线(连接大环线和单元之间的产业带)”,覆盖全市六区市县28个乡镇、267个行政村,面积300平方公里。
“一个大环线”:即重点建设广安城区—武胜县白坪乡、三溪镇、飞龙镇—岳池县乔家镇、朝阳乡、石垭镇、大石乡—广安区龙安乡、彭家乡、崇望乡、大龙乡—前锋区观塘镇、代市镇—华蓥市禄市镇、高兴镇、阳和镇—岳池罗渡—广安城区。
“一个单元”:即邻水县两(河)袁(市)公路—袁市镇大光明村—丰禾镇鱼鳞滩村、柏垭头村—复盛乡教官湾村—柳塘乡—石滓乡—柑子镇。
“一条连接线”:即大环线华蓥市禄市镇—天池镇—邻水县单元。
全市“111”工程启动以来,各区市县迅速行动,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建设理念,统筹实施农村改革、新村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路网配套、绿化工程、以工代赈、精准扶贫、“洁净水”行动等九大工程,力争实现“111”工程范围内产业新村全覆盖、基础设施全配套,道路交通全辐射,打造优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及新农村建设示范现场。如今,“111”工程正在各区域范围有序开展。
实施“111”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话题二
如何实施“111”工程,推进产村相融,农旅结合?
市委农工委副主任董奇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市“111”工程的题中之意。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流转土地,连片发展产业,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培育乡村旅游经营业主,通过建农家乐、办乡村客栈等旅游服务,带动乡村旅游助农增收。在新村建设方面,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配套完善公路、骑游道、停车场等新村设施功能,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和经营条件,让乡村美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111”工程启动之后,产业大道贯通大纭山,过去交通阻隔的广安区龙安乡和岳池县石垭镇将畅通无阻,两地人民有了一条通往小康的幸福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111”工程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要在2015年3月底前全部完工。
市农业局副局长张朝平:2015年,我们将围绕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整体推进,实施“111”工程,全力打造“一个大环线”、“一个单元”、“一条连接线”,争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新样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产村相融,科学规划、依法流转,调型去杂、深沟高垄,四网配套、优选良种,大苗移栽、大窝大肥,规模成片、无缝衔接,滚动发展、种养循环,有机生态、标准第一,打造品牌、营销加工,灵活主体、创新机制,效益优先的原则,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强化“四网”配套建设,实施“两新”战略,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改革,搞好市场营销,力争到2015年年底,“111”工程区域内规划新建柑桔基地6.9万亩,优质蔬菜4.46万亩,“千万工程”粮经复合产业基地14.66万亩,葡萄、梨基地0.5万亩,其他水果基地1.51万亩;巩固完善优质柑桔基地7.5万亩,优质蔬菜基地12.1万亩,“千万工程”粮经复合产业基地16.22万亩,葡萄、梨基地8.8万亩。
要大力培育农业新型业态,大力开创农业发展新模式,多元业态齐头并进,产村一体相融互动,发展休闲农业,在休闲农业上再创新路,力争今年建成6个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管理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企业,将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广安农业的新亮点。
市旅游局规划科科长陈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14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广安市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开展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是201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将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先发展、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依托城市、旅游景区、农业产业布局和交通干线,打造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聚集区和旅游带,推进乡村旅游连片成带聚集发展。重点打造邓小平故里周边及渠江沿线乡村旅游带、华蓥山乡村旅游廊道、华蓥高兴—阳和乡村旅游带、武胜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带、邻水观音桥—柑子—袁市乡村旅游带、岳池农家文化旅游带等六大乡村旅游聚集区。
依托农业产业、森林景观、乡村聚落、水利风景等资源,打造聚集性强、效益显著、功能完善、带动性大的乡村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品牌,逐步构建以观光、餐饮为基础,以民俗体验为特色,以休闲度假为重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等级消费需求的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业态体系,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打造一批特色化的新农村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精品景区,促进乡村旅游走向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产村相融 农旅结合 进行时《《《《《
2014年,我市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和产村相融“111”工程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3个、87万亩、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5227个;狠抓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47个,成功推出“邓小平故里华蓥山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粮食产量达到185.7万吨,农业实现增产增效。
2015年,将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坚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标准建设,成片推进”的理念和要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111”工程建设,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6万亩,确保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介营销“邓小平故里华蓥山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不断提升广安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加快建设猫儿沟、回龙寺、应家沟水库和渠江堤防工程,开工建设龙滩、向阳桥水库,搞好灌区节水改造,进一步改善现代农业基础条件。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同步推进“多权同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和管理,探索建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
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20个,建设新民居2.3万户、农村廉租房4000套;进一步优化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让“三留守”有依靠,有保障。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产品价格,持续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快评
打造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新样板
推动“111”工程,走“产村相融,农旅结合”之路,建设美丽新村,是为农民打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更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途径。同时,实施“111”工程建设,必将有力地推动广安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变化、农民收入大增长,促进我市成功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新样板。
2月4日下午,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111”工程推进会在邻水县召开。2014年,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和产村相融“111”工程,产村相融创新发展。产村相融,农旅结合,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为强力推进“111”工程建设,我市在全面启动“111”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开展了“111”工程建设竞赛活动,即从去年8月开始,每月在1个区市县召开推进会并现场打分,请先进区市县谈经验、落后区市县谈教训、谈打算,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打造产村相融,农旅结合新样板。
声音
市政协委员胡曲波:广安是农业大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还应加大投入力度,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入,高起点规划,结合地理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打造,推出精品亮点,形成环线规模,完善功能配套,提高服务水平,使接待能力上档次,促进群众就地就业,带动我市乡村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市人大代表刘艳:在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找准农村的产业发展方向,让农民充分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来,这样才能实现他们的增收致富梦想。
市人大代表郑兰君:希望农村土地确权后,农业先进技术及科研成果加快运用到生产上,让农民真正增产增收,农民生活上一个新台阶,农村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岳池大邑山村养殖大户程文元:大纭山产业大道的贯通,使大纭山从山顶到山脚,产业连片推进,成为产村相融的样板区和示范区。希望“111”工程推动得更快,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产业和旅游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