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秀措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管理监督干部的必要手段。只有练就“火眼金睛”,善于察言观色,学会洞察秋毫,才能真正鉴别考察对象的优缺点,为干部画准“像”,为组织推荐可用之才,为群众递交满意答卷。
选拔干部要善于用人所长。“用人所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则天下无可用之人”。把干部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特长,施展才华,远比栽培一个新人更能节省成本。卡耐基曾说:要想掌握高超的用人之道,必须先要做到“知人善任”。而作为考察人员,“知人”就是善于认识考察对象的品德和才能,准确考察、客观甄别、择优选择。
识别干部要坚持公道正派。干部考察的难点是找准考察对象的不足之处。不能体现个性特征就会影响“画像”的准确性,造成“千人一面”。在考察谈话环节中,有时存在不愿说、不想说的现象。这就要发挥组织部门作用,根据干部一贯表现和深入了解、科学研判,合理找准干部不足,特别是要坚持公道正派,做到重实绩、重表现、重作风,才能让不同风格的干部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评价干部要做到客观公正。组工干部作为选干部的干部,肩负着对整个考察过程组织、实施的职责,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事先做好充足准备,熟悉考察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对其工作实绩及生活、社交方面的表现认真考察,搜寻最能反映干部真实面貌的信息,客观、全面、认真地分析。不仅要看主流,也要看细节,既要尊重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意见,也要仔细甄别少数人的意见。
考察干部要注重去伪存真。考察过程中要注重建立信任感,用真诚的语气、巧妙的方法让谈话人放心说、愿意说;引导谈话人员发表意见,对不善于言谈的或不熟悉的谈话人采取引导、启发、提问的方法,调动谈话人的谈话热情;注意捕捉细微信息,善于听取谈话人员的“弦外之音”,把“话外之音”听正确;要注意延伸考察范围,听取真实反映,杜绝考察“走过场”而失真。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