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洛桑江村: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3】

——2015年1月18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2015年02月04日15:33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区中直部门审批项目54%。扎实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先照后证”,全区市场主体达14.6万户、增长8.7%。白朗等4个自治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全面启动。开展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试点。深化电价、燃气价格改革。“营改增”扩面、资源税从价计征和社会领域各项改革全面推进。

金融撬动成效显著。年末全区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3000亿元、1600亿元,比年初增长23.5%、50.2%。涉农、中小微企业贷款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扶贫贴息贷款增长一倍以上。灵康药业、华钰矿业首发上市进入审核阶段。保险业稳步发展。

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出台特色优势产业目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4亿元,项目540个。首届藏博会签约项目33个、合同总额387亿元。吉隆口岸实现中尼双边开放,中国西藏—尼泊尔经贸洽谈会升格为国家级。自治区政府代表团成功出访尼泊尔,签约项目资金5亿美元。我区与尼泊尔合作成立喜马拉雅航空公司,为西藏航空业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广阔空间。涉藏外事外宣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援藏工作成就巨大。中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援藏工作的新举措,20年累计落实援藏资金260亿元、项目7615个,援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达6000多名,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年完成援藏投资36亿元,建设项目695个,援藏力度和效益不断提升。

六、坚守底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

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讲活动,开展以涉矿企业、城镇生活垃圾、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环保专项行动。出台实施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资源管理、县域环境保护考核等制度,落实环境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的奖惩机制。编制完成“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规划,植树造林124万亩。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增至18个县。启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源头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项目。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8.8亿元。新建一批城镇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医废集中处置中心等项目。淘汰黄标车、老旧车3824辆,圆满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全区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水和空气质量处于全国前列。林芝、山南被批准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拉萨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七、突出创新驱动,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加强

科技应用能力逐步增强,建设重点实验室、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区45个,青稞种质改良与牦牛繁育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成,行政村科技特派员覆盖率达90%,青稞牧草害虫防控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扎实推进中央支持西藏的12项重点工程,为基层补充各类人才1.1万名,接收20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和200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藏服务,西藏大学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首次评选表彰25名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20名自治区名藏医,1人获评第二届“国医大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