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建设美丽浙江。以治黑治臭治劣为重点,切实加强水环境治理。制定实施“消灭黑臭河和劣Ⅴ类水三年行动计划”,加大黑河、臭河整治力度,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加强重污染行业整治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到2017年消灭黑臭河,省控监测断面劣Ⅴ类水比重下降到5%左右。以雾霾治理为重点,切实加强大气环境整治。制定实施“燃煤电厂‘近零排放’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7年,全省所有燃煤电厂和热电厂实现清洁排放。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7年改善提升农业“两区”土壤质量。以深化“三改一拆”为重点,全面推进治违治堵治乱等各项工作。制定实施“创无违建县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7年有30%的县(市、区)建成无违建县。深入实施交通拥堵治理工程,坚持公交优先,以“智慧交通”为抓手,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深入开展“四边三化”行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最低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30元。完善山海协作机制,突出生态绿色导向,鼓励和支持衢州、丽水等浙西南山区走生态富民之路。创新节能减排机制,完善区域性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在全省各县市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七)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教育改革发展。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大力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大标准化中小学校建设力度,办好特殊教育。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认真组织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加快重点高校建设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建成浙江音乐学院。高起点推进职业教育社会化,鼓励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参与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水平推进终身教育网络化,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就业创业和居民增收工作。完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健全行业平均工资信息发布制度、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促进职工工资稳步增长。适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研究制定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新型扶贫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提升到人的全覆盖。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创新住房保障机制,支持各地把部分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建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长效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鼓励社会办医。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选择若干县市,开展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改革试点。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做好奥运会备战工作,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广电、新闻出版工作。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加强人口计生、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民族宗教等工作。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普法工作,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重大活动、节假日、人员密集场所等公共安全管理,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网络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宗教极端违法犯罪、涉及民生犯罪、涉黑涉拐涉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持驻浙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做好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八)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部门职责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推进各级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贯彻落实好新预算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完善政府立法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积极探索和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规范行政机关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和审计公务消费。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开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财政预算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加大“四风”整治力度,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要求,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格依法规范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面整治庸政怠政,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确保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认真研究制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法治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谋划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各位代表,每年办好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是我省坚持多年的一项重要制度。今年,我们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群众定的理念和办法,明确了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时间要求、责任单位,切实把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1、加大雾霾治理力度。50%的省统调燃煤机组启动实施“近零排放”技术改造,30%实现清洁排放,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基本淘汰黄标车,做好油品升级相关工作。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餐桌安全治理。新改造200家城镇农贸市场为放心市场,500家城区农贸市场建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免费向公众开放;大型、特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的阳光厨房建设率达到30%。
3、加强水环境治理。基本完成全省5000公里黑河、臭河治理。全省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钱塘江、太湖流域未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实施一级A提标改造。
4、加快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在城乡社区新建6000个以上“E邮柜”等电子商务投递终端,解决电子商务“最后一百米”问题。
5、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农村公路技术等级3000公里以上,完成路面维修3000公里以上,实施安保工程3000公里以上,建成港湾式停靠站3000个以上。加大公共交通工具投放,加密公交车次,设区市公交分担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6、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110万户以上,设区市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50%。
7、加强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帮扶。打好扶贫攻坚战,基本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比提高8%以上。将无人抚养和贫困家庭重残、重病儿童优先纳入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将就业年龄段无固定收入残疾人生活补贴月标准提高到125元。各县(市、区)财政设立临时救助专项资金。
8、加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000个,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实现村级全覆盖。
9、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8万张,建设护理型床位1.5万张,新建50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10、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标准化中小学校比例提高到80%;在3000所中小学校新建加热保温饮水设施;改造完成400所中小学校塑胶跑道运动场地。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实干铸就新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浙江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加快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