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国礼背后的故事【2】

—京东景泰蓝的古风新韵

2015年01月08日08:37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国礼背后的故事

一门传承历史的技艺

大厂的老一辈人说,景泰蓝过去是宫廷艺术,在艺术效果上,迥异于古今中外任何一种工艺品。

来到“景泰蓝之乡”,有机会参观国宝艺术品的生产过程,才会让人感觉不虚此行。在京锐釉料有限公司一处景泰蓝生产基地,徐国伟边带领人们参观,边作介绍。“提起景泰蓝的生产过程,很多人记得叶圣陶先生早年所著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在我们这里,您看到的正如叶老在文章中所描写的那样,开头是‘拿红铜做胎,为的红铜富于延展性,容易把它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要接合的地方又容易接合’,接下来,包括掐(掐丝)、点(点蓝)、烧(烧焊)、磨(磨光)、镀(镀金)五个主要工序,工艺十分独特,制作过程集五艺于一体,相互交合、辉映,形成景泰蓝生产特有的经典、曼妙的‘五步曲’。”

在掐丝车间,44岁的工艺师郭立升正埋头于一件景泰蓝作品——《晚香》的制作。“这是一件非常精细的活计,需要聚精会神,一上手就是三四个小时,而完成这道工序要两个多月时间。”徐国伟向记者介绍着,“您看,这是在做一片柳叶,两小节细扁的铜丝,用镊子夹住,左弯弯、右弯弯,一片叶子就成型了,用白芨粘在铜胎上,惟妙惟肖,每片叶子,每个枝桠,每根树干,加上设计图中其他的景物,最终才是一副完整图画,而整幅图画的完成,完全凭借郭师傅的记忆和手工,丝毫不差地在铜胎上掐出。一件景泰蓝的价值如果以100为单位,那其中70是工时,所以它是一种高技艺、高耗时的手工艺品。”“接下来,我们要看的其他工序,各有其难度,一点儿不少于掐丝,都讲究精益求精。值得一提的是,景泰蓝的生产过程没有化学成分加入,全部采用天然材料……”徐国伟边走边说。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工艺品的生产、出口量与日俱增,景泰蓝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条,是景泰蓝代表中华文化,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目前,大厂出产的景泰蓝已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两方面赢得世人的高度认可。

时下,景泰蓝作为国礼,备受人们的关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收藏,对此,徐国伟分析:首先,景泰蓝始终传承民族文化,传递着美好、吉祥的寓意,比如《九龙献瑞》《“羊”眉吐气》《春回大地》等作品;其次,600多年来,景泰蓝一直沿用纯手工制作,继承了民族传统工艺和制作流程;第三,绝大多数工艺品都没有景泰蓝的制作流程复杂,比如牙雕、玉雕以及漆器,都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景泰蓝则不然,它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如果把所有的工序都算上,几百道不止;最后,景泰蓝收藏的人群在增加,但是从业人员稀少。行业协会统计,从事景泰蓝生产的一线员工全国不足2000人。过去宫廷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物以稀为贵,“景泰蓝的收藏价值正在看好”,徐国伟说。

如今,这里的企业,产品问鼎全国顶尖水平,在国内外的大型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大厂的景泰蓝产品屡获大奖。比如,2014年国礼景泰蓝赏瓶《四海升平》的釉料,就取自大厂的廊坊京锐釉料有限公司,更有不少景泰蓝精品力作,也由大厂的企业担纲完成。

走进大厂的景泰蓝企业展厅,景泰蓝就像一本史书,记录着古代王朝的兴衰,记录着祖先的辛劳和智慧,记录着古代艺术的成就,同时又是一部现代史,记录着国家走向富强幸福的足迹,记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渴望,记录着当今艺术的精进。

一条面向未来的新路

近年来,大厂的景泰蓝制作不断问鼎全国顶尖水平,景泰蓝行业的一些主要技艺创新,也由这里发端、引领。

如今,有些景泰蓝手工工具改进了,如点蓝用的“蓝枪”、“蓝管”就是很简便、很适用的新工具。制胎采用了“赶床”等新工艺,传统煤炉改为分时控温的电炉,使得质量和速度同步提升。一些较大的厂家能够自制釉料,仅廊坊京锐釉料有限公司就能生产100多种釉料,同时还继续研制新型釉料,如金星料,过去靠进口,如今自己也能生产。过去的红色釉料一般都发暗,而现在他们却制出了鲜亮效果的红色釉料。还有,以往釉料一般是含铅的,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多专业厂家积极行动,制造出无铅釉料。

据了解,大厂的景泰蓝工艺品,销路不错,一个几十人的企业,一年销售额过千万的不在少数。过去,景泰蓝以旅游纪念品为多,而现在则以个人收藏鉴赏品为主打,用作礼品也开始流行。在每年国内外举办的大型拍卖会上,景泰蓝工艺品每每成为竞买的亮点。

2012年4月,河北民俗博物馆,大厂回族自治县景泰蓝生产厂家在此举办了一场“河北当代景泰蓝作品展”,百件重量级作品登台亮相。庄重华丽的造型,明亮绚丽的色调,细致繁缛的花纹,精致高端的用料,令整个展厅熠熠生辉。一周时间,3000多名观众前来观赏,在省会掀起了一股景泰蓝热潮。期间,一场题为“传承与保护——对话中华传统手工艺”座谈会的召开,还引发了相关专家和民间文化爱好者对传统手工艺现状及未来的关注与思考。

“适应消费需求,必须防止把景泰蓝这样一种高档次的艺术品当做小商品,去搞大生产,否则出现粗俗质低的结果,那将非常遗憾。”有专家指出,没有文化,就没有风格和定位。作为高精珍贵的传统工艺品,景泰蓝是一种文化,不可能一味迎合市场,而应该变消极为主动,坚持精品路线,让景泰蓝不断以新的芳姿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这才是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积极态度。

“不能只把景泰蓝看做工艺美术行业中的一项工艺,而应站在一个文化高度去认识,用文化底蕴去铺展未来发展的道路,这才会让景泰蓝更厚重、完美、璀璨。”张向东认为,景泰蓝未来必须坚持精品化道路。“一件精品不在乎有多大,只在于精,精在工艺技术、构思巧妙、富含文化内涵上。比如我们的设计,古代题材也好,现代题材也好,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讲出什么来,传达给大众,让他们去欣赏、品味、收藏,让景泰蓝发挥出最强的装饰功能、愉悦功能、弘扬功能。”

2015年1月1日,大厂回族自治县,新年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照进即将对外开放的中国景泰蓝皇家文化体验中心大厅。这家中心由大厂廊坊京锐釉料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它的落成,成为展示大厂景泰蓝历史和现状的一个窗口。

据介绍,随着该体验中心的开放,这里的景泰蓝企业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分期分批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课外免费参观、动手实践,让孩子们近距离领略景泰蓝文化艺术的魅力,加深景泰蓝之乡的下一代对景泰蓝文化的认识、了解和热爱;另外,大厂的景泰蓝企业与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的专业合作正加紧推进。县职业技术学校也将开办景泰蓝制作专业。各企业通过开办专门网站、展览,多渠道对外宣传,把景泰蓝国宝艺术文化传播开来。

如今,在大厂,每天都有机会看到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师往来于各个景泰蓝厂家,进行技艺传播指导、产品设计交流、生产合同订立、市场开发商讨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特别是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米振雄以及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李新民等都是河北人,他们也经常来大厂的景泰蓝企业给予指导。随着景泰蓝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在大厂落成,这里与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合作更加密切,大厂的景泰蓝艺术正迎来发展的春天。(记者 张晓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