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释放一个人的最大能量

——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族干部高德荣(中)

2014年12月23日17:09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释放一个人的最大能量

“独龙汉子一首歌,唱得峡谷震天响;独龙汉子一片爱,掏尽肝胆和心肠。一身汗水,化作春雨洒故乡;一颗真心,向着明天在飞翔……”这是高德荣作词的歌曲《独龙汉子》,也是这位独龙族干部一生的真实写照。

历任独龙江乡乡长、贡山县县长、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的高德荣,从关怀一家一户群众的生活冷暖,到身体力行引领地方经济发展,毫不懈怠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老百姓的敬重与爱戴。退休后,他保留了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职务,继续在独龙江畔发挥余热,为美丽家乡的建设鞠躬尽瘁。

似山

2005年2月13日,持续暴雪袭击贡山县,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大量民房和农作物、牲畜受损。危急时刻,县长高德荣亲自担任道路抢修组组长,坚守第一线带领干部群众夜以继日抢险救灾。

由于公路被雪崩阻断,去双拉娃村的路一时无法修通,那里的灾情怎样无从知晓。高德荣当机立断,带领抢修组,顶着冻雨,在雪地上手脚并用,3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村口。200多名村民一直在路边等待,有人哭着说:“高县长来了,大家都心安了。”

在群众的眼里,高德荣个头虽小,却像高黎贡山一样坚韧。只要有他在,乡亲们就有了主心骨儿。

在独龙江、怒江峡谷,横江架设的一根根溜索,随处可见。过江溜索是村民的重要交通工具,有的村子更是必须依赖溜索才能过江出行。有一次,高德荣例行走村串户,正巧遇到一个村里的过江溜索被大水冲断,附近几个小组的村民被困住了。高德荣立即赶到江边了解情况,不久,这里就架起了一根新溜索。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高德荣;只要有困难,高德荣就会管,而且要管到底。他就像当地群众的“定心丸”。

似水

说高德荣似水,不仅指他的清澈无私,而且也指他的包容与团结。

怒江州是多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并存。谈起这个,坐在火塘边的高德荣打开了话匣子:“多民族地区,就要讲团结。讲民族团结,我是问心无愧。”

傈僳族村民肯阿勇一家生活困难,妻子身有残疾。高德荣每次经过都要给他们捎点米油。为了这家人的脱贫致富,高德荣劳心劳力。有时候聊到很晚,他打个薄薄的地铺就睡下了。现在,肯阿勇家养了羊和蜜蜂,还盖了新房子。

在高德荣心中,无论是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是他必须尽心尽力为之服务的老百姓。

对外来干部,高德荣视若珍宝。逢年过节,只要有外来干部回不了家,他都会陪着一起过。“在这里,我认识了一座山,一条江,一个人。山,即高黎贡山;江,即独龙江;人,即高德荣。”高黎贡山隧道二标段现场总指挥周勇说,驻扎在这儿3年多,得到的感动和尊重数不胜数。

独龙江乡位于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藏交界处,这里的房子上都插着五星红旗。高德荣与边防官兵情同一家,他经常走进边防哨所看望他们。对于新入伍的士兵,他更是关怀备至,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独龙江的生活。他经常教育独龙族群众要常怀感恩之心,绝不能忘记人民子弟兵的恩情。

只争朝夕

去采访之前,记者听说独龙江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片“秘境”,解放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可是,12月初,当记者到达独龙江乡时,看到的却是整齐的房屋,乡村公路都铺上了水泥,晚上住的农舍竟然还能连上互联网,与想象中的独龙江相去甚远。

修一条路,打通独龙江连通外界的“大动脉”;发展一个产业,让独龙江人自力更生;育一方人,让独龙江景美人更美;划一条生态红线,决不让独龙江的青山绿水在这一代人手上消失。39年来,为了改变独龙江的贫穷面貌,高德荣实实在在办事,一件件抓落实,一项项抓成效,虽然每一点发展都来之不易,但每走一步,独龙江的“小康梦”就更近一些。

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独龙江整乡推动整族帮扶项目。高德荣深知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独龙族人和独龙江乡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机会来了。“不要总想着伸手要,要多想想如何放手干。”如今,年过60的高德荣比小伙子还有干劲。他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独龙族要早日跟上全国的步伐。

他常说,“有人辛苦才有人幸福”,而他从来都是那个辛苦的人。有人问他,坚守在这深山峡谷中苦不苦?他打趣说:“我的幸福指数很高呢!”为了老百姓,高德荣“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美丽家乡,高德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每时每刻都在释放着正能量。(龚亮 任维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