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景区借功德箱敛财何谈“功德”?

纪世雄

2014年12月19日16:2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你在一些寺庙场所向功德箱内投钱的时候,你知道最后都去哪了吗?你是否能接受很多“功德箱”其实是旅游景区甚至上市公司攫取利益的工具?(据新华网)

“功德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陌生,其意义是为了表达佛门的功德法,不同的信众根据其能力往“功德箱”里投放供养能体现出布施的意义,也能让贪着财物的世俗僧受到众人的监督而灭其心性,使其消除贪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的发展以及传统宗教文化的进步,以旅游的形式到访寺庙的人越来越多,寺庙的功德箱也日渐丰腴,加之对“功德箱”管理的滞后,一些心存贪念的人便将贪婪之手伸向了本为戒贪而用的功德箱。但是,利用欺诈的手段将功德箱变成了攫取利润的工具,将人们的布施收入自己的腰包,着实亵渎了功德。

国家对于公民的宗教性捐献有明确规定: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献。旅游景区及其管理部门的“借佛敛财”是明显的违规之举,导致此类现象屡禁不止也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对于涉宗教的旅游景区的监管缺失,缺乏全国性统一的规定。就以“功德箱”为例,对于功德箱的设置,无正规审批程序,也无统一的编号备案。对于功德箱设置的数量、比例也无统一要求。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景区开发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部门对于其发展缺乏合理的引导,导致一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缺乏运营模式的创新,自身造血功能相对较差,利用政策漏洞攫取非法利益,不利于整个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不仅要将功德箱的管理统一化、规范化、专业化,更应该将旅游市场的管理统一化、规范化、专业化,合理引导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才是最大的功德之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