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官德之美是“倒贴”

郭庆晨

2014年12月16日13: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群众喜爱“倒贴”的基层干部,我也觉得官德之美是“倒贴”。

何谓“倒贴”?就是做事情、干工作不但不赚钱,反而往里搭钱。

浙江省上虞市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杭兰英,无论是给村里修路,还是帮困难村民造房子,她都往里搭钱。她28年当支书的经历,换来了“倒贴书记”的称号。浙江平阳腾蛟镇带溪社区青湾村村主任蔡福想是个有名的“贴钱主任”。资助生活困难的村民,他常三百、五百地掏腰包;村里的孤寡老人生病,他出钱带着去医院治疗。用群众的话说,“他一年的村主任补贴还不够他倒贴的”。贵州省普定县马官镇荷包村党支部书记张克蕊也是一个“倒贴族”。 为了修第一条进村公路,他把自家的土地调给了土地被占用的人,把历年得到的奖金全部用在村里的公益事业上……

“倒贴”是基层干部的思想品质使然,群众认可和称道基层干部的“倒贴”之美。

“倒贴”是一种境界。有的基层干部跑项目、争投资,是想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多赚一点,没有跳出“利己”二字。而“倒贴干部”则截然不同,他们想的是利他,是让群众得好处。为了群众的利益,他们宁肯不得、少得,乃至一次次地“倒贴”。

“倒贴”是一种情怀。“倒贴”的干部,在旁人看来,是在“倒贴”,是在吃亏,而“倒贴”者自己却自认“贴”得并不“倒”,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倒贴书记”杭兰英就曾这样说:“村里都是一家人,我这个村书记要是做不好,怪难为情的。”什么叫“一家人”?就是不分你我、不分内外。既然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正贴”“倒贴”吗?正是有了这种情怀,“贴”就“贴”得心甘情愿,“贴”得自然而然。这样的“贴”,是一种爱民为民的赤子情怀。因而,这样的“贴”,“贴”得慷慨,“贴”得大方,“贴”得心甘情愿。道理很简单:“贴”得再多,也是“贴”给集体,“贴”给群众,“肥水没流外人田”。

把群众视为家人,是基层干部“倒贴”的感情基础。正是有把群众视作家人、当作亲人的爱,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倒贴”。如果把群众当作外人、视为路人,恐怕也就谈不上亲,也无所谓爱了。作为基层干部,没人要求你一定要当“倒贴干部”,你可以不“倒贴”,但决不能对群众不亲、不爱。

《党支部书记》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