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近日,南京首次实行公务车限行,30%的公务用车被要求封存。然而到底哪些公车的车牌号被封存,至今未向社会公布——

限行公车不公示,咋监督?

2014年12月15日09:24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限行公车不公示,咋监督?

从12月6日至17日,南京市首次实行公务车限行,30%的公务用车被要求封存。此事虽尚未收官,然而,到底多少辆公车被封存停驶,哪些车牌号被封存,至今未向社会公布,引发了市民的质疑。

对此,南京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此次公车限行执行的是《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方案》,并没有要求停驶公车的车牌号要网上公示。相关负责人还给出了“停驶公车车牌号不能公布”“公车数量不便透露”“首次停驶公车,组织有一定难度”等理由。

那么,公车限行究竟执行得怎么样?市民如何才能对其进行监督?

三成公车限行,车牌号未向公众公布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确保国家公祭日活动顺利进行,保障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方案》,南京市决定在公祭日活动前后采取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措施,要求12月6日至17日,三成公车禁止上路,以减轻环境压力。

公车限行是公祭日环境管控方案的一项内容,南京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郭健说,全市3万辆公车,停驶三成,近1万辆公车不上路,对改善空气质量肯定会有帮助,尽管公车停驶的具体效果很难评估量化,但只要有利于改善环境,就应该尽力去做。

那么,该如何执行这一规定?根据此前公布的公车限行方案:“各行政单位要把限行公务车车牌上报给南京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被限行的公车车牌将纳入公安交管部门的监控系统,用电子眼抓拍,发现违规者,机关事务管理局将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报南京市督查部门进行问责处理。”

据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柯康介绍,早在11月下旬就接到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停驶公车的文件。按比例,全委停开5辆公车,车牌号上报,车辆钥匙上交,车辆停在指定车位,车门上封条。

但不少网友表示未查到限行公车车牌号公示情况。记者也多次登录“南京机关事务网”,在首页及各栏目中,没有查到停驶公车的任何动态。究竟哪些公车的车牌号被封存,至今仍是个谜。

官方回应“有难度”,公众咋监督

“文件并没有要求停驶公车车牌号上网公示。”在一片质疑声中,南京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就公车限行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南京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车辆管理处处长倪洪达介绍,今年10月,南京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印发国家公祭日期间环境质量管控方案的通知》,划定12月6日至17日国家公祭日期间为管控时段,要求在此期间停驶各区及市级机关各部门30%的现有公务用车,但没有规定车牌号要在网上公示。

为何限行公车车牌号没有向社会公布?南京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巡视员沈德海表示:“这是南京首次停驶公车,组织有一定难度,下次南京实施环境管控限行公车时,一定会将车牌号公示。”沈德海进一步解释,公祭日停驶公车不同于空气质量管控停驶公车,落实要求不完全一致。空气质量管控停驶公车要求,当南京空气质量指数PM2.5达200以上时,启动二级防控,停驶30%公车,并将停驶公车车牌号上网公示。而公祭日停驶公车并未明确要求公车车牌上网公示。

但仍有不少市民质疑:“连限行车辆的车牌号都不公布,怎么知道路上的公车是不是‘限行车’?又谈何公众监督?”

公车限行本是好事,如何做得更好

据统计,南京目前公车总量占机动车比例不足20%,三成公车停驶实际减排效果有限,其示范意义更大。政府限行公车,既想让公众监督,又不公布公车车牌号,接受公众的监督。原本叫好声一片的举措,却因为信息不公开引发市民的质疑。公车限行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究竟怎样才能把这个好事做好?

有专家表示,要真正落实公车限行规定,关键在于解决谁来监管的问题。靠单位领导自我约束显然不行,靠纪检部门未必有那么多人力,必须靠交警执法来监督。公车限行,就必须给公车都挂上特殊牌照,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公车,否则规定会流于形式。

“无论是减少拥堵,还是改善空气质量,少开车总比多开车好。公车限行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控制大气污染,防止雾霾侵袭,既是政府的事情,也是百姓的事情,政府要起主导性作用,在全社会率先垂范。”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宗荣说。

也有专家表示,公车限行如果想要起到预期的作用,就必须在多个方面提供政策保证。最重要的一点是实行严格的公车购置管理措施,严禁超编制、超规格采购公务用车,有条件的机关和地方要逐步实现公车零增长。如果不把住公车购置关,难免会出现以增加公车数量来抵消限行效果的情况,公车限行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公车限行还必须有配套的监督和惩戒方案,实行机动车限行的地区,公车管理可以纳入交通执法的轨道,对违规出行的公车实行同等处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赵玲说。

综合专家观点,政府应该加强对公车的监管,严格控制公车使用,并要在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在保护环境方面做“排头兵”。还要强化信息公开力度,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把限行的公车信息及时、完整地向公众发布,做到监督透明。从长期来看,要将“临时性限行”过渡到“规律性限行”,形成公车限行常态化和制度化。如此,才能实现公车限行的积极意义,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记者 郑晋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