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有力补充

江苏省江东门纪念馆举行首次家祭

2014年12月02日10:10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江东门纪念馆举行首次家祭

图为黑白的纪念碑前哀思的花朵格外醒目。 记者 万程鹏摄

“看,从今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都要为你们在内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听,77周年的和平警钟即将敲响!”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孙女夏媛在诵读悼念遇难亲人的祭文。

12月1日上午,上香、献花、跪拜、诵读祭文或家信,首批10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冥思厅前举行家祭。民之痛,国之殇,这是纪念馆首次以家庭的名义进行悼念活动,它也是即将到来的首个国家公祭的有力补充。

“这样的家祭持续到12月20日。”江苏省外宣办副主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家国本是一体,每一个人都应铭记国家的屈辱、一起悼念屠杀中的死难者,尊重生命的尊严,从而砥砺成建设国家的信心、振兴祖国,不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祭:一家一户的哀思,一城一国的伤痛

“每年的12月,南京城的上空总会阴天落起小雨,刺骨的寒风让每个南京人的心里生出悲伤,我知道,那一定是上天为你们而流的眼泪。”85岁的夏淑琴老人带着全家四代六口人虔诚地为77年前惨遭日本人杀害的7位家人上香、献花、跪拜、诵读祭文。老人的外孙女夏媛代表全家诵读了祭文和家信,而在她身后站着的则是她4岁的儿子李玉瀚。

“带他来就是为了让他从小记住这段历史。”夏媛噙着泪望着身边的儿子说。

“今天是我第一次把家属带来,也是想告诉天上的父亲,我们现在生活得很好,同时也要让后代铭记这段历史。”今年79岁的王素明手捧菊花,望着黑墙上父亲杨代福的名字。“父亲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他一直坚信教育可以救国,他也是龙潭中学的第一任校长。1937年的时候,我只有两岁,听我母亲和姐姐讲,两个日本兵把我父亲抓走了,后来还一把火烧了我们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我母亲带着四个小孩逃了出来,我们就这样没了家。”回忆起往事,老人的眼里泛起泪花:“我的外孙女和外孙女婿现在也都是老师,也算是了了我父亲当年的心愿吧。我会把这些故事讲给他们听,并且一代代传下去。”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死难者家祭的相关活动,纪念馆展陈在过去宏观叙事历史表达的基础上,新增家庭受难和个人受难表达方式。“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城市蒙难,还是一户一户家庭的破碎,一条一条鲜活生命的陨落。”朱成山表示。

诉:封封带血的家书,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

“为什么?为什么那个叫‘军国主义’的魔鬼要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瞬间摧毁?”曾经状告日本右翼侵权案获得全方位胜利,目前唯一在有生之年终审胜利并获得赔偿金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写给遇难亲人的家信中控诉着。夏淑琴告诉记者:“铭记历史并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警醒世人不要再制造类似的人间悲剧。”

此次家祭活动更加注重体现微观层面的情感表达。史料陈列厅序厅里,将征集到的部分死难者的遗像挂到黑墙上,同时也精选部分遇难者的照片,悬挂在“万人坑”遗骸陈列室,供观众悼念。特别是在冥思厅入口,选择了30户家庭共108位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镌刻在冥思厅的黑墙之上。值得一提的是,黑墙上遇难者名字的下面都有一条白色的直线将每一户家族内遇难者的名字连接为一个整体,每一个名字镌刻的地方都曾是一条美好鲜活的生命,每一条直线连接的背后都曾代表一个美满的家庭。诚如法国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所言“记住历史是一种义务”。这一墙之外,寄托的是死难者遗属几代人的牵挂与哀思,更是承载着中华儿女铭记历史的“记忆责任”!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我们的家庭经历了切肤之痛。我的祖父母生前一再嘱咐我‘你是历史老师,要告诉学生们,南京大屠杀是真实的,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作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南京中华中学历史老师濮文的感慨真实而坚毅。

慰:我们生活很好,亲人安息吧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往往没有尸体,没有坟墓。纪念馆内部的刻着死难者姓名的那面墙就成为遗属寄存哀思、祭奠亲人的唯一所在。朱成山告诉记者:“今年墙上新增了87个名字,总共已经刻下了10505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姓名。”

祭拜过程中佘子清动情地念叨着母亲的名字,希望她安息。“我专门为母亲准备了一封家信,我告诉母亲,希望她不要挂念她的儿子,我现在生活的很好。生活就像在蜜罐中一样,甜蜜幸福,妈妈你安息吧。”老人最后还告诉记者,他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励:建设我们的国家,呵护我们的家园

这次的家祭活动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自今年7月起,纪念馆面向全球征集遗属名录,截至目前已有270多个家庭,共计近3100死难者遗属进行了登记。来自全国,来自海外。“一些居住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丹麦等国家的遇难者遗属也拨打热线或前来纪念馆进行问询及登记。‘勿忘!勿忘!加油!加油!’这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90岁的老人杨翠英这次是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家祭现场的,老人在大屠杀期间被日本兵打聋了左耳,听力几乎丧失。接受采访时,戴着助听器的老人表示,今年悼念活动上升到了国家公祭和家庭祭祀的高度,她感到欣慰宽心,“这是国家对我们的关心!”因为情绪激动而嗓子嘶哑的她反复强调“一定要记住历史,维护现在的和平!”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宪文也在采访中表示,弄清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为了接受历史教训,开创友好未来!

“77年前,我30万同胞惨死。这是民之痛,国之殇!77年后,我们延续哀思,首个国家公祭即将到来,国家珍视每一个国民的生命;今天,首次以家庭为单位的家祭也开启,每一个家庭在缅怀中,表达同一个信念:家国从来血肉相连。”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方明感喟地说。(记者 沈峥嵘 葛灵丹实习生 王 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