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君子之风,美德威海

——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山东威海)现场交流活动侧记

2014年11月28日17: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山东省最东端是一个祥和而宁静的海边城市——威海;住在威海这可以最早看到中国海上日出的城市里的人们,用对身边人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书写着“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篇章。在这座城市,有25万志愿者、一千多个志愿者团队在用心地服务着社会;在这里,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们,正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或赤诚相向、勇于担当;或一诺千金、重徳守信。

11月27日下午,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山东省文明办、中共威海市委、威海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威海市文明办协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山东威海)现场交流活动”,在威海举行。山东省文明办副主任王龙飞,威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亮,威海市政府副市长张波等领导及15名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和700多名市民代表参加活动。在参与此次采访的过程中,笔者聆听着发生在这个城市的好人故事,深受感动,也倍受启发。

活动介绍了三位“助人为乐”者:中国好人刘长城,用爱组织起了“长城爱心大本营”,鼓励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最美中国人”吕明玉,先后两次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及环卫老人李玉坤,通过自己扫大街和捡破烂赚得的钱,资助了50多个孩子上学。

最令笔者感动的是李玉坤老人。老人头发花白,看起来已经有七十岁左右的年纪,但是在交流会现场看起来,依然十分精神。交流会播放了一个视频,一个被李玉坤老人资助的女大学生,一直以为连续四年资助她上大学的李玉坤是一个富人,当女大学生看到在扫大街的老人,竟然就是资助她上学的李玉坤时,她哭了。而笔者看到这里,也感动了。

在现场的采访环节,主持人问坐在旁边的李玉坤老人:“为什么(要资助别人上学)?”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要想为什么。”那个神色,平淡而坦然。她讲起一个故事,以前自己家里也贫穷,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村里面的人知道她们一家困难,也尽量也帮助她们一家。现在她想要回报社会。她说,虽然扫大街赚得不多,也要能帮一个,就帮一个,直到“爬不起来”的一天为止。

笔者听当地人说,虽然李玉坤老人家里基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老人自己的生活也十分节俭,但是如果有人要去李玉坤老人家里拜访她,她一定要提前去买好水果等待客人。自己舍不得吃水果,但是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净了,让客人吃。后来,想要去拜访李玉坤老人的人,都不敢提前告诉她想去拜访的消息了。

现场,让人感动的故事一个接一个。“见义勇为”者刁娜、毕庶岚和唐海龙的故事,让人佩服英雄的有勇有谋;“诚实守信”者杨正权、张茹文和刘长青的故事,让人赞叹诚信人的正直为人;“敬业奉献”者戚恩雨、殷树山和隋玉涛的故事,让人敬佩爱岗者的敬业精神。

当现场讲诉着“孝老爱情”的故事时,笔者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中学生眼圈红了。陈华丽为了照顾双亲,自己多年来保持着单身;荀朝霞和丈夫,一起照顾着七位老人;曹永梅发现自己可以为身患尿毒症的丈夫捐肾,便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一个肾捐献给了丈夫,用行动,为爱情做出了崇高的定义。

活动在《讲道德,当好人,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中接近尾声;关于“君子之风,美德威海”的故事,依然在这个安宁而幸福的海边城市书写。一个参加活动的长城大本营志愿者告诉笔者,她也被这些故事感动和鼓舞了,她说,这让她更加坚定自己做志愿者的信念了。

回来的路上,笔者想着,很多人说,生活在威海很幸福,可威海的幸福在哪里?如果只是因为那蓝色的海、那金色的沙滩、海上每日的朝阳和环海路的海风,未免显得单薄。想必正是因为有威海人所书写的爱和奉献的故事,才让“幸福威海”变得名副其实。毕竟幸福,是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呀。(黄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琳(实习)、闫妍)
相关专题
· 中国好人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