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修养七讲之阳光心态

佟明增

2014年11月21日14:3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多少年来,一件军大衣、一个水壶、几袋方便面,就是他生前下部队时经常随身携带的“三件宝”。“衣能御寒,水能解渴,面能充饥”,杨业功总是以这样淡泊的心态要求和约束自己。

积极健康的心态,是共产党人立德、立行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心态是精神状态的基本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精神状态的张力和方向。平和的、良好的心态不仅蕴含了一个人的修养、追求和境界,更蕴含了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和奉献精神。

2014年的盛夏,尽管酷暑袭人,可在我军“导弹司令”杨业功纪念馆里,前来参观和缅怀的人流络绎不绝。在一件件展物前,参观者无不怀着敬仰的心情,沉浸在杨业功一生枕戈待旦、清正廉洁的精神世界里。“情趣上的俗与雅、生活上的俭与奢、官场上的清与浊,是战胜自我的作战,更是争取军心、民心的作战,杨业功是一名‘常胜将军’”,这是很多参观者的共同感受。杨业功为什么能够在“战胜自我的作战”中始终是一名“常胜将军”?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理想信念,在于他的矢志不渝“为国铸剑”的奉献精神,更在于他的严于律己的泰然心态。

杨业功生前是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共和国的将军,杨业功一生始终坚守两个阵地:一个是为国仗剑的导弹阵地,一个是清正廉洁的气节阵地。在导弹阵地上驰骋41载直至生命定格在59岁,杨业功成长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杰出的指挥官,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在气节阵地上坚守党性和人格,杨业功被中组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群众亲切誉为“廉洁将军”和“军中焦裕禄”。在杨业功事业的舞台上,两个“阵地”交相辉映,共同撑起了他的人生大舞台。多少年来,一件军大衣、一个水壶、几袋方便面,就是他生前下部队时经常随身携带的“三件宝”。“衣能御寒,水能解渴,面能充饥”,杨业功总是以这样淡泊的心态要求和约束自己。他当旅长时,写下了“携礼莫入”的“告示”,挡住了送礼者的脚步;他当将军时,有人请他“关照”,被他当面怒斥:“有能力不用找,没有能力找也没有用”;当司令员时,他坚持“花好每个铜板”,对经手上亿元的经费做到了一分一厘都问心无愧。难怪杨业功纪念馆开放两年来即有8万多人参观缅怀,观众感言及网上跟帖已达20多万条。“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杨业功的这篇《公仆铭》,道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如何对待权力与公心、事业与心态的辩证关系。

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严重失去了“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高官纷纷落马。审视这些高官落马的原因,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因为欲望的畸形膨胀而导致的心态病变。他们有的跟随“世人皆醉、我何独醒”的从众心理,片面认为自己再清廉也改变不了腐败的“大势”,安分守己就是“吃亏”、“犯傻”,别人能贪我又岂甘“落后”?他们有的玩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临界点”增值的攫取心理,上演了一幕幕将自身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作风专横于一身的“夕阳悲剧”。他们有的以“得陇望蜀、永不满足”的“钱进”心理,追逐权力和金钱的胃口越来越大,恨不能一夜之间将天下财富挟入囊中。他们有的以“仕途没指望、捞钱是希望”的报复心理怨恨党组织,认为得不到提拔是领导“有眼无珠”,把“不升官就腐败”作为“感谢”党组织的一把“利剑”。他们有的以“廉洁不离口、实惠不离手”的伪装心理掩饰腐败,常常是台上高调反腐、台下大肆伸手,把“身居要职,更要自省”作为“彰显”“正人君子”的口头禅。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因为心态的嬗变而走偏了人生的轨迹、葬送了事业的前途。

心不安,则无所不思;心不廉,则无所不为。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和追求。人生在世,总有七情六欲,党员干部也不例外。问题是对待欲望应该有“度”,适度则于事于己有益无害;反之,欲壑难填必将误入歧途。“三湘女巨贪”蒋艳萍的狱中“感悟”,可能“身体力行”地道出了欲望有度的辩证法,她说:“一个人一生中有三个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看了这三个地方之后,你就会知道完全没有‘贪’的必要了。一个是贫困山区,有些农民一年几百元收入,还是那么穷;二是火葬场,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了什么也带不走;再一个就是监狱,看了才会知道失去自由是什么滋味。”这就是说,感受贫穷才能净化人的欲念;面对死亡才会珍惜生的价值;目睹牢狱才会明白自由的可贵。“三湘女巨贪”的“切身体会”,足以说明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淡泊明志,其心也安;宁静致远,其人也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抗拒诱惑,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事实上,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那些默默无闻者、那些勤勉奉献者、那些立足岗位而心无旁骛者、那些只知干事而不思溜须拍马者,无一不是心中有准绳、眼前有方向、脚下走正路的实干者、务实者和高尚者。这样的实干者,一定是一个尚廉崇廉的人;这样的务实者,一定是一个远奢戒奢的人;这样的高尚者,一定是一个不为名所累、不为欲所惑、不为利所缚的人。

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权力是一种影响力、控制力、支配力和服务力,更是一把“双刃剑”、“考验剑”、“名利剑”和“断头剑”。权力不论大小,用好了可以锻炼人、熏陶人、成就人;用错了反而腐蚀人、毒害人、毁灭人。近几年频发的“小官大贪”案件,就是滥用权力的典型代表。这些“小官”们常感人微言轻、位卑权轻,相对高官而言有一种职位上的“被藐视感”、收入上的“被剥夺感”。这种权力上的“攀比欲”,驱使他们把手中的权力膨胀到了极致,攫取的金钱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几千万、几个亿,直至踏上了“不归路”。人的心态一旦发生倾斜,就会错误地看待世界上的一切。在河北省某市殡仪馆,有一个没有名字的灵位牌,灵位牌上的照片也被家人用小花圈遮挡了。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名字的灵位牌”的家人这样解释说:“不敢写,也不想写,怕惹麻烦。不要说写,一说是他,有的公墓连骨灰都不让放。”那么,“他”是谁?竟如此让人憎恶!此人就是“河北第一秘”的李真。这位35岁就当上了河北省国税局局长的“天之骄子”,其人生的“大起大落”留给人们的思考便是“祸从欲来”。当初的李真,也曾被电影《焦裕禄》感动得泪流满面,也曾被坐在地上割麦老农的艰难感动得慷慨解囊。那么,是什么把他从理想之巅拽入了地狱之门?对此,李真有过一番“彻悟”。他说,我身边不少高干子女的吃、穿、用极为奢华,可时间一长,我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这些钱都是依靠他们父母的权力和影响开公司、做生意牟取的暴利;再看看我身边那些清廉的人,不仅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工作上也得不到重用,还会遭到有些人的奚落、责难和孤立、排挤。正是这种“大彻大悟”,使李真逐渐萌生了失志之念、滋生了失德之欲,以至于后来做出疯狂的失格之举和贪腐之行。多行不义必自毙。古往今来,欲而无度者、望而无底者、求而贪腐者,必然欲火烧身、自取灭亡。

积极合理的欲求,是人的动力之源和进取之基。负面非分的欲念和心态,则是理想之敌和事业之害。演艺界一些涉毒的明星在谈到自己吸毒的心态时,曾经这样辩解:“吸毒是为了寻找灵感。”殊不知,寻找这样的“灵感”无疑是作茧自缚,可见其人生的信仰发生了何等的蜕变。与那些吸毒明星的心态相比,一些党员干部初“仕”尚能自律、位“低”尚能自控、权“轻”尚能谨慎。但随着他们地位的擢升、权力的增大,这些人的心态和欲望也“水涨船高”:由当初的小吃小喝到后来的大吃大喝;由当初的小收小拿到后来的大收大拿;由当初的谨小慎微到后来的恣意放纵,直至身入囹圄方才悔不当初。“初”是什么?“初”就是心态和行为发生变化的那一刻。可以说,“那一刻”至关重要。“那一刻”是“廉”与“贪”的临界点和连接处。把握住了“那一刻”,也就拴住了人生的方向。洞开了“那一刻”,无疑就为自己开启了一扇地狱之门。

积极的、平和的、健康的心态,不仅是党员干部个体的人生取向,更是干部队伍整体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向坏习惯的深入开刀,一些党员干部的心态却发生了消极变化:“为官不易”和“官不聊生”的悲叹随之而生,得过且过和敷衍懈怠的涣散随之而来。贯彻“八项规定”,不能因为限制多了就削减了工作热情,更不能因为要求严了就大事小办、急事缓办,甚至不思作为。党员干部保持平和心态,不是平庸无为,更不能消极怠工。在中纪委网站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不乏党员干部精神状态颓靡的案件和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案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历来是士大夫的豁达心态和人生理念。共产党人秉持这种健康的、平和的人生态度,才能正确对待得失、进退和荣辱,才能正确对待纪律、规章和制度,也才能真正活出一个轻盈的、愉悦的、洒脱的人生。

《刊授党校》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