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配音艺术家苏秀米寿出题——译制片还有存在价值吗?

2014年11月02日08:22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译制片还有存在价值吗?

昨天下午,上海电影博物馆5号棚数百位读者、影迷汇聚,等待与“最熟悉的声音”见面。向他们发出邀请的是我国第一代配音表演艺术家、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资深导演、演员苏秀。米寿之际,她所写的《我的配音生涯》一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增订版,参与这场新书分享会的既有赵慎之、曹雷、刘广宁、童自荣等苏秀几十年的配音“战友”,也有热爱译制片的影视界、文学界人士。

在配音界,苏秀被亲切地称为“佘太君”,近十年来她用笔墨文章,追忆其六十余年的配音和译制导演的艺术生涯,写下对我国译制片从起步到发展到黄金时代全过程的见证和独特思考,《我的配音生涯》 就是这些文章的结晶。苏秀说:“译制片与我血肉相连,这些年,它似乎已经‘气息奄奄’,但有时又会向我‘叹口气’、‘招招手’。这十年来的一个奇特现象让我困惑,译制片在现实生活中越是受到冷落,译制片爱好者就越是热情。不管是今年李梓去世时的缅怀悼念,还是4月、10月北京和上海的两次‘辉煌时代’配音晚会大受欢迎,观众没有忘记我们。”

“译制片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你我还可以做点什么?”这是苏秀给每位来宾提的两个问题。“只要还有为数可观的观众不能或不愿看原版片,译制片就有存在价值”,翻译家周克希说,“‘不能’自然是囿于语言能力,‘不愿’则是很多观众领略过当年译制片的风采,认可这些译制片本身的审美价值。”“天时、地利、人和”,曹雷总结译制片“黄金时代”的三个条件,“那时人们刚刚经历一个文化禁锢时代,对外来文化如饥似渴,上海又向来领风气之先,上世纪20年代影院中就有‘译意风’,加上当时上译厂整个团队在老厂长陈叙一带领下全情投入,这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配音还会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继续存在,但‘黄金时代’过去了,就尽自己的能力继续奋斗吧!”童自荣说,前辈演员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坚守配音“阵地”的精神值得敬佩,而如今投入配音事业的年轻人“非常可爱”,在译制片一落千丈时,仍愿意前赴后继投身这片“阵地”。

“黄金时代”可能再来吗?当年大受欢迎的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配音制片人黄其表示不乐观,更令她感到不乐观的是目前国内引进电影的情况,“都是讲场面的大片,就算像当年那样去配,恐怕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纽约时报》最近以‘不要字幕只要配音的国度’为题介绍了欧洲的译制片情况,不管是法国、西班牙还是德国,引进电影基本都会配上本国语言,尤其是德语区,观众数量最多,去年德国引进了175部英语片,90%以上经过配音”,目前在美国居住的配音艺术家施融特意发来视频介绍,译制片在海外被视作传承本国语言文化的一种手段,不应早早成为怀旧对象和博物馆中的文物。(记者 施晨露)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杨丽娜)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