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发展“两型农业” 共筑美丽乡村——访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硕辅

吕运涛 胡德池

2014年10月27日10: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是重中之重,必须在“两型”视域下,推进现代农业。目前,农村既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又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难点。农村既是污染的源头,又是受污染的对象。农村环境问题“非一日之寒”,建设“两型农业”也“非一日之功”,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现代农业,在“两型”视域下“谋篇布局”显得尤为突出。为此,本刊与省委农办、省农委共同策划,推出本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两型视域推进现代农业”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硕辅在长沙市望城区农村调研、实地感受“两型农业”建设给望城农村带来的变化后十分感慨,他强调,“要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农业大省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必须注重发展‘两型农业’,更加突出美丽乡村建设。”

以环境保护为引领,加快绿色家园建设

张硕辅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保护和培育“青山绿水”,其核心在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相关领域,必须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以及农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保护为方向,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把控制污染源头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中之重。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可利用农业资源锐减,农村生态承载力下降,农业生产成本加大,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养殖业占到全省农业“半壁江山”,同时也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湖南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废弃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环保型技术,积极控制污染源头,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扎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有效防止养殖污染物随意处理和直接排放;积极推广污染减排养殖技术,严格执行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制度;建设粪便发酵、沼气生产、有机肥加工、脱水干燥等设施设备,对粪便污染物和病死动物进行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纳入农村清洁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农村公益项目之中,合理布局并建设好养殖污染物处理设施,对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实行统一收贮、集中处理。同时,实施湘江流域养殖污染整治工程,堵住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水排放,把湘江沿岸建成生态经济带和秀美风光带。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促进绿色产业建设

张硕辅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长期以来,湖南形成了以重化工型、资源加工型、投资主导型为特征的经济结构。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如何抓?张硕辅要求,一是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是依赖自然资源的特殊产业,必须把最优质的土地资源固定化。湖南从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出发,重点培育1000个现代农业产业区,打造优势农业产业区块,逐步形成综合园区、专业园区、种养基地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着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着力优化品种结构,推进特色产品规模化,强化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进食用农产品高端化。

二是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农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强化重大科技项目的引领优势,充分发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的引领作用,提升主要农作物的科技含量,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完善农业科技体系的创新优势,走产学研联合创新的路子,促进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等进行深层次的研发合作。增强农村基层农技服务的推广优势,开展农技服务,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三是夯实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物质装备、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现代农业和建成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加大对农业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发挥国家、集体、个人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先进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力度,切实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改善农业装备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项目平台建设,提升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

四是用信息化提升农业产业。信息化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引导农民将物联网、移动互联、3S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装备到农业生产领域,促进“数字农业”的发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产品销售和农资下乡、工业品下乡搭乘信息化快车,强化城乡物流传递,促进城乡协调互动。促进城乡要素的优化配置,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促进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的信息共享与统筹发展。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确保美丽乡村建设

“据悉,我国3亿亩耕地正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以上。近年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让人们感到端起碗来不知吃什么好。”记者提出疑问。

张硕辅强调,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要中之要。

一是发展有机农业,搞好循环利用。着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秸秆养畜,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管理,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注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植保绿色防控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上下硬功夫。同时,大力发展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突出推进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起新型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源头监管,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通过市场准入管理,引导农业投入品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淘汰高残毒农业投入品品种,发展高效低残毒品种。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确保环境安全、生产安全和产品安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健全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体系,加大对动植物疫情的监督管理。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切实解决农产品农残等问题。

三是整治农村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没有良好的农村环境,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把提升生活品质作为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大力整治农村环境。一方面,要突出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因地制宜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加强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改造,实行城乡环境同治。另一方面,要加快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优先解决好全省330万农户的饮水困难,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

张硕辅强调,湖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根基也在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核心任务是提升传统农民、转化失地农民、培育新型农民,不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确保农业是绿色产业,农村是绿色家园,农民是绿色使者。

(《新湘评论》2014年第20期) 

《新湘评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