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记者观察:公务用车,各国如何管理

2014年10月24日09:0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巴西

公开竞标,采购流程透明

驻巴西记者 颜欢

巴西《圣保罗页报》今年6月发布过这样一则新闻: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的工业、贸易和矿业部部长科雷亚使用公车带家人去观看世界杯比赛。该汽车因挂着代表政府职能部门的黑色牌照,引起在场记者注意,立即被拍下照片上传到网络。随后科雷亚为自己辩护称,开公车是为了“观赛中好随时回去工作”。这种说法显然没能说服民众,联邦区公共事务部立即对此展开调查,研究科雷亚是否违反了1994年颁布的《巴伊亚州公务人员法规》。

巴西规划部是专门面向政府制定规章制度的部门。规划部物流与信息技术副部长费尔南多·斯奎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2008年最新的规定,巴西每一个部委都有自主购车决定权,即部委决定需要多少车辆、什么品牌等细节,但购买流程必须公开、透明。“政府所有采购共用一个电子商务系统,当有部委需要购车时,他们就在网站上进行公告,包括购车数量、价格范围等细节,有兴趣的汽车制造商或经销商可以登录网站,以竞价的形式投标。”斯奎拉告诉记者,“直到汽车买到手,买的什么品牌、什么车型、花了多少钱等所有信息都是一目了然。”

早在1950年,巴西《民法典》第1081条就对政府官员使用公车做了规定。其中第四款明确指出,公务员家属和其他无关人员不得使用公务车,非工作期间公务员也不得使用公车。另有补充条款强调,如果有特殊用车情况,用车人必须支付相应运行费用。2008年,为进一步完善公车管理,联邦政府在新颁布的法规中再次用整整一章详细规范了公车使用的“准与不准”。“在工作地点与住宅之间,除非交通困难或者没有公共交通,否则不能使用公车上下班;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非工作需要不能使用公车;不能将公务车停到个人住宅……”斯奎拉向记者一条条列举出禁用公车的情况。

“除政府内部有部门专门监管,外部还有法院对公务员的行为负有监察责任。” 斯奎拉表示,如若违反了规定,联邦法院核实后会立即对当事人进行判罚。根据巴西《联邦公务员条例》,任何公职人员都有权使用公车办理公事,但根据级别不同需区分使用车辆;一旦有违规用车,将处以不同程度的惩罚,严重者甚至因此丢掉公职。

巴西公务车上路没有特殊待遇。巴西环球新闻网今年3月就曾报道,巴西卫生部长的专车停在了部委大楼前的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上,报道还配发了一张照片。事发后,卫生部新闻司立即对外发表声明,承认了错误。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有关公车使用的专项规定就有18页,非常仔细地说明了何人、何机构可以用公车,还有每年的车辆行驶经费如何分配和使用,可见在巴西按规定使用公车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印度

配置不高,限国产合资车

驻印度记者 邹松

印度政府用车将不再是“大使”独步天下,因为它价钱超标了。据《印度快报》日前报道,印度政府已拟定公务车采购新标准:47.5万卢比(约合4.75万人民币)以下,而印度人用了60多年的“国车”——“大使”牌轿车,售价为50万卢比。

“大使”被排除出政府用车采购名单,并非只因车况不佳,更多是因为性价比跟不上时代。在“只能用国产或合资车”这一硬性规定下,印度本土品牌“马鲁迪”已经与日本铃木合资,自主品牌“塔塔”的产品线也早已覆盖到政府用车,这些车的性能不逊“大使”,而价格更加低廉,成为新一届政府用车的首选。

不过,目前还有数百万辆“大使”行驶在印度街头,其中1/3是政府公车。在印度,上至国务秘书、部长,下至隶属公共事务部的“乡村调研员”,坐“大使”是有面子却又无奈的选择。曾在印度财政部工作的拉马昌达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国家公职人员坐国产车责无旁贷,同时国产车也更能适应印度欠佳的路面条件。但从舒适性角度讲,印度的“大使”公务车坐着并不舒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官员占公车便宜的意愿。在新德里兼职做司机的普拉迪普对记者说:“像‘大使’这种车(见图,本报记者邹松摄)就是看起来复古,坐在里面可真不舒服,我看政府官员私家车都比它高级得多。”

在目前印度政府提供的公务用车采购名单上,虽然从轿车到面包车再到小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一应俱全,但既看起来漂亮又坐起来舒服的还真没有,和国内“雨燕”相类似的一款排量为1.2升的印日合资轿车,在印度已经是中级公务员的首选用车。而印度最大的SUV制造商马亨德拉旗下的“撒哈拉”牌SUV由于售价接近80万卢比,只能被列入“政府特种行业需求清单”。

尽管公务车性能、舒适度很一般,但为了体现身份和特权,印度官员还是喜欢公车出行。由此引发的官车占道、扰民是令印度民众最为不满的公车问题。据印度《教徒报》近日报道,以公车为主的车辆扰乱交通秩序已成为市民最不满意的政府行为之一,肆意安警灯、鸣警笛的公务车也越来越多。为减少此类现象,印度内政部拟出台限制公务车数量并相应提高用车津贴的规定。据《教徒报》一名资深编辑介绍,虽然印度政府在公车使用上一直有明文规定,而且一直采用廉价车策略限制公车私用,但不少地方滥用公车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甚至已从个体现象转变为集体现象,政府有必要实施更严厉的监管手段限制滥用公车。

韩国

集中管理,使用要填日志

驻韩国记者 万宇 

韩国虽然没有对公务用车专门立法,但是有《公用车辆管理规定》的总统令。该总统令最初于1973年颁布,经历20次修改。去年3月,总统令再度进行修改,对公务车辆的定义、分类、定额管理和车辆运行等做了进一步详细要求。

韩国公务用车的管理机关是安全行政部,该部在上述总统令的框架下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公用车辆管理运营细则。细则规定,政府副部级以上官员可享受专车待遇,行驶7年以上、行驶里程超过12万公里才可以申请更换车辆。其余公务车均为客运、货运及专用车辆,这些车辆均有定额限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增加购置。如增加定额,需要由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同意,并交由安全行政部核准,临时性机构原则上采取租车出行。此外,出于保护本国汽车产业考虑,韩国所有公务车均使用国产品牌。

细则要求对公务车进行集中管理,完善使用日志、油料记录和用车申请等手续,对公务用车进行明确标识,严禁公车私用。除专门车辆外,公务车需按照尾号每周停用一天。每年一月,各部门需要将上一年度的公车使用状况集中报给安全行政部,并在部门网站上予以公开。安全行政部每年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也包含公车使用内容。

据韩国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9月,韩国中央部门有公务车1.1万多辆。以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为例,该部门2013年保有公务车115辆,其中新购车15辆,租赁车9辆,部门领导专车5辆。这115辆车都有出车事由、行驶里程、燃料维修费用等详细记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首尔市政府官员向本报记者介绍,首尔现有公务车1600多辆,其中领导专车6辆、礼宾车5辆、一般公务用车940辆、消防车645辆。一般公务用车由市政府37个部门和35个附属机构使用。领导专车只有市长和3名副市长以及议长和市立大学校长使用。

这名官员表示,市长级别以下的政府工作人员在网络或书面申请后按照顺序分配车辆,还会考虑到用车时间、距离和目的地公共交通是否方便等因素。该官员告诉记者,车辆使用后必须填写行车日志然后入库,所有公务车身上都有明显标志,如果私用很快就会被监管部门发现。

尽管有如此细致严格的规定和使用程序,但韩国仍存在公车私用现象。首尔广播公司电视台去年9月曾经曝光了多名中央政府部门负责人违规开公车上下班。而据韩国国会议员金学容的调查,43个中央部门中有36个没有严格执行行车日志规定,负有监督责任的韩国监察院下属部门甚至在2012年整年都没有行车记录。如何惩治这种现象,加强公车管理,也是韩国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一项工作。

版式设计:刘慧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24日 23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杨丽娜)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