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三条环线”构建畲乡经济发展圈

中共景宁县委副书记、县长 蓝伶俐

2014年10月11日16:0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年来,景宁大胆探索欠发达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新路径,把全县当作“大景区”来建设。随着风情环线、生态环线和县域环线这三条总长300多公里环线的建设,散布环线四周大大小小的景点和畲族村被串连起来,畲韵十足的景宁初展风采。

沿山建郭,绕山为城。2012年开始,景宁全面突破传统城市化概念,谋划“风情环线”:以城区不足10平方公里的平地为核心区,建设总长度达57公里的环线绿道,把城市建设区拓展至50平方公里。畲族文化是这片城市核心区的灵魂,区内每一幢建筑、每一处景观,都将是畲族风情的多彩展示。

目前,风情环线主干道工程已开工,其沿线陆续启动建设民族风情度假区、畲族文化总部、梦里畲乡、魅力十寨、畲族群众聚居区、环线畲族特色化立面改造工程、畲乡滨水养生基地休闲长廊、鹤溪特色桥系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与此同时,鹤溪旧城区改造、红星新城区建设和澄照副城集聚同步推进,中国畲乡三月三、千年山哈、诗画畲山等特色文化精品锦上添花,使一个充满“畲之韵味”的风情旅游名城呼之欲出。

景宁县域面积1950平方公里,“风情环线”以内的景宁主城区集中展现畲族文化,是畲乡产业发展的中心,而“风情环线”之外的绿水青山如何发挥生态优势?景宁设县30年的实践证明,发展畲乡生态风情旅游业是制胜之道,是让百姓致富的捷径。

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在县城,潜力在真山真水,在广袤的农村。经过谋划,我们决定选择生态环境最好的一条近100公里的环线公路,精心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二环线——“生态环线”。

“生态环线”以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古村落、生态休闲农庄、高山避暑山庄、创新森林、景观农业、生态景区为重要空间节点,并用中华文脉巧妙地将其“串联成线、连线成环”,从而和“风情环线”遥相呼应,形成“满天星斗,众星拱月”发展之势。

目前,我们正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为主载体,以“五水共治”为主抓手,以发展乡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着手打造这条“生态环线”上“梦幻畲乡”、“桃园仙境”、“雁溪古风”、“竹海人家”、“爱在心田”、“神奇畲寨”、“南宋遗风”、“田园金坵”、“云海仙茶”等10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美丽节点,力争3年内建成50个精品美丽乡村和历史文化古村落、100家高星级农家乐、10个休闲山庄、5处生态景点。

同时,设立沿线森林禁伐区20万亩,建设景观森林5万亩,景观农业1万亩,治理河道500公里,让“生态环线”成为长三角地区“回归自然、品味山水、重拾传统、找寻乡愁”的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环线”把真山真水和散落在大山中的文化明珠串联起来,解决山区生态优势难发挥、资源难整合和亮点难闪耀的难题,环线上节点空间建设的加快推进,必将为畲乡景宁的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为进一步整合县域资源,解决县域开放发展问题,我们正积极谋划沿着县域边界线布局县域发展第三环——“县域环线”。这一环线把景宁的发展与周边的省、市、县链接起来,使景宁的未来发展融入温台城市圈和海西经济带,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

目前,县域环线公路工程已经全面开展前期工作,郑坑至梅岐乡的公路建设等项目正加快推进。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秦华)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