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慧 岑文华
新叶村既没有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也没有玄妙的神话典故,然而,他们却在历史的奔跑中捍卫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要说今年暑假最“火”的浙江古村落,当属建德市新叶古村,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的第二站就在新叶取景拍摄。
寻访新叶古村,是在一个初秋的傍晚。沿330国道到大慈岩镇下,再左拐驶上檀新公路。期间,下车问路,一身蓑衣的老伯指着前面烟雨笼罩的山说,山脚下,便是新叶古村。
家乡变美,村民回乡当导游
新叶,这个始建于宋代嘉定年间,距今800年古村落,至今仍然保存着明、清古建筑200余幢,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
村口,一座历经千年,躲过数次战火保存下来的文昌阁,是新叶的镇村之宝。走进大门,一位工作人员迎上前,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起新叶。
这位向导叫郑淑姣,是新叶古村的村民。3年前,她在外地打工,之后放弃了城里的生活,回乡当起了一名“土”导游。
“之所以回村,最大的原因是家乡变美了,我喜欢这里的山水。” 郑淑姣领着我们边走边聊。行走间,看见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一个半月形池塘镶嵌中央,荷叶捧着圆润雨珠,任由一大片水绿色连着一大片水绿色,一直连到村内的标志性建筑——抟云塔。以抟云塔为“界碑”,身后展开的是新叶村灰白色系的古建筑群。
“以前新叶可没有这么美。”郑淑姣说,10多年前,刚嫁到新叶村时,她就发现,在成片的明清老建筑群中,不合时宜地建起一幢接一幢的“小洋房”,严重影响了古村落的整体结构,村中池塘也被生活污水搅得浑浊,路边垃圾成堆。
新叶的“新生”,得益于建德市委、市政府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重视。
当外界还在质疑新叶村是否还具有保护的价值和可能时,建德市行动了起来,建立市、镇、村三级组织保障机制,用3年时间,重点完成了新叶村自来水、污水设施改造,供电、电信、网通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雨污分流,管线“下地”。同时,对穿插在古建筑群中的30幢“小洋房”进行拆除,安置到新小区。铺设了4000多米长的青石板游步道,恢复和新挖掘了7口池塘,让新叶村重现昔日风貌。
“慢慢地,来新叶旅游的人多起来了,他们都想知道每幢古建筑流传的故事,还有那些窗棂台柱、雕梁画壁蕴含的说法,于是,我就回村当起了导游。”郑淑姣说。
保护文化,村民重拾丢失手艺
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是历史文化村落的“基因”,是古村风情能够延续的关键。
依山而建的新叶村共有老住宅200多幢,其中明代建造的约15幢,清代建造的约150幢,民国建造的约50幢。这些老屋高低错落,欹正进退,体型变化丰富。老房子里的横梁、立柱,雕刻着精美的木雕图案,虽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清晰可辨,让人惊叹当时木雕师傅的精湛技艺。
在新叶古村,这种原汁原味的木雕手艺依然保留。在一条小弄堂的拐角处,民间木雕工艺坊的主人正在聚精会神镂雕一件“牛腿”。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樟木雕刻的各种艺术品。采访得知,这家主人也是叶氏家族,祖传木雕手艺。
女主人姓夏,她说:做木雕是辛苦活,中途曾改行过。但新叶村开发保护后,又重拾木雕手艺。“现在,不用担心木雕没有市场。除了日常负责古村的建筑翻修和保护外,不少游客来到新叶,很愿意掏钱买下这些货真价实的新叶木雕。”
“新叶昆曲”被称为“山乡幽兰”,新叶昆曲班由坐唱班发展而来,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年间。和江苏昆山的昆曲相比,它更张扬开放,带着些许泥土的气息,是昆曲从文人雅文化走向民间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清末时期,新叶昆曲曾在建德、兰溪、金华、武义一带盛传。过去,村民听多了,常能哼上几句,然而现在能信口唱上一段昆曲的人,只剩下五六位老人。87岁的叶昭标就是其中一位。
2009年申遗普查中,新叶村整理出了11个整本大戏及几本折子戏。为抢救新叶昆曲,建德市文化部门在当地大慈岩中心小学建立昆曲教学基地,组建了新叶昆剧少年班,聘请叶昭标和叶庭标两位老艺人担任指导老师。14名少年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双休日还会在村里集中学习。
2013年10月,学校建成昆曲剧场,昆曲爱好者可以在此学习、演出。一批又一批学生初步掌握了昆曲识谱、练功、学唱等才艺,《断桥会》、《火焰山》、《雪里梅》等剧目广为传播。
古村修缮,旅游电商上门合作
修缮后的新叶古村,古塔巍峨,白墙黛瓦,池塘清澈,流水潺潺,恍若世外桃源。然而,新叶依然不温不火,不为世人熟知。
去年末,一条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2季正在全国选点的信息引起建德市领导的重视。为把新叶古村宣传出去,干部们动了起来。一方面,积极与剧组对接,进村拍摄短片,收集新叶村各类资料、视频光盘和风情照片,多角度展现新叶风情,为剧组提供参考资料;另一方面,村镇干部加强新叶改造,从整体到局部,一遍一遍地查看保护的细节和拍摄效果。通过长达6个月的持续跟进和不懈努力,新叶村最终从1000多个候选村落中胜出,被确认为《爸爸去哪儿》的拍摄点。
节目播出后,新叶古村人气爆棚。每天近万人的客流量,让古村村民应接不暇。村干部说,可容纳200辆车子的停车场爆满,村民自产的农产品全部被“抢”空。
“游客中还有很多外国人。”村民叶小玲笑着说:“他们一个劲儿地羡慕我们,还问我家的房子值多少钱?”
新叶古村知名度提升后,国内各大旅游电商纷纷上门来新叶寻求合作。今年7月6日,去哪儿网、同程网工作人员慕名找到新叶,上门洽谈,要求建立长期旅游合作。而在更早时候,携程网捷足先登,已推出与新叶古村有关的旅游产品。
村干部说,我们将趁热打铁推广村里的农耕文化,让游客有体验活动。同时还要借机宣传推广新叶昆曲、新叶木雕等非遗文化,让古村更具魅力。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