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张昌平:增强政协民主监督实效助推八项规定贯彻落实

2014年09月22日09:22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增强政协民主监督实效助推八项规定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刀阔斧整治“四风”,从严治吏落实八项规定,坚定果敢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得党心民心,让人民真正看到了希望。中共福建省委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尤权书记提出,要把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专项整治,作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实际行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不遗余力、不折不扣地抓紧抓实抓到位。前不久,全国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围绕“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建言献策,这是本届全国政协第一次讨论政治性议题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在政治监督方面开了先例,对于地方政协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是有力的示范、促进和指导。

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紧扣大局,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各级委员参与民主监督更具信心、更加自觉。在推动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重点和关键是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性,把当前实际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实处。

在解决好监督的认识问题上下功夫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有力有序地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进行整治。福建从今年8月份开始,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实行周通报制度,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已通报我省2批次共8人;8月中旬,连续三天在省内主要媒体上,点名道姓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老百姓拍手叫好;对发现的18个主要问题进行核实,督促整改处理,并进行公开曝光;对中央巡视组反映突出的土地出让问题、“裸官”问题、考核评比中虚报数字问题、工程建设领域问题、领导干部因私出入境证件问题等,正在开展专项整治。现在,人民群众对落实八项规定高度关注、议论集中,客观上监督的任务很重,对政协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也是个现实考验。从实际情况看,现在对落实八项规定开展监督,总体而言,退下来的同志、党内同志、知识分子比较敢说,从政协自身来看,直指问题要害的委员还不多。作为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我们要克服“不敢大胆监督、不好具体监督、监督缺少依据、监督不起作用”等认识上的顾虑,不能缺位、不能失声,有优势就要发挥,有平台就要尽责,责无旁贷、理直气壮地抓好抓实。

在解决好监督的重点问题上下功夫

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中存在什么突出问题,人民群众了解最清楚,感受最真切。一方面,只有以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为导向,找准民主监督的发力点和着力点,政协的民主监督才有力量。去年以来,我省政协围绕反对“四风”、落实八项规定,编发相关信息专报件30多件,被全国政协采用4件,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0多件次,推动了行政审批下放“中梗阻”、进一步给民企“松绑”、治理会所歪风等一批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在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中,除了严厉惩治就是制度建设,我们要发挥政协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在制度建设方面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建言。今年,针对公车管理使用中的不正之风,我们组织委员深入调研视察,及时提出我省公车改革的提案。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做出批示,承办单位反馈表示,在研究出台公车改革方案时,将充分吸纳政协提出的公务交通补贴发放标准和方式、司勤人员安置、公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等方面的意见,民主监督取得比较实在的成效。这种着眼于制度规范的治本监督,实际效果远比简单的个案曝光来得管用和实在。当然,反对“四风”、落实八项规定,具有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的特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当前人民群众对各种避风头、转地下、搞变通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反映比较多。比如,公款吃喝、公款开支从“地上”转为“地下”;办公用房规定只想过渡不愿过硬;公车配备中公车私用、“私车公用”混淆不清;纠风力度层层递减,有人甚至在打探“这阵风什么时候过去”;廉而不勤、勤而不为,不敢担当、不愿得罪人的现象有所抬头等,这些都是政协开展民主监督的重点。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富有政协特色的监督手段,寓民主监督于经常性工作之中,努力做到群众反映什么问题突出,我们监督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群众反映什么地方问题突出,我们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只有敢向问题“叫板”,群众才会“叫好”。

在解决好监督的方式问题上下功夫

政协委员的广泛代表性,决定了我们的民主监督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充分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看法和诉求,体现各个界别的利益和愿望。但客观地看,委员的个体监督好比十个指头的一指,参差不齐,有时缺乏合力。我们要提高监督的实效性,就要提高监督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组织委员调研视察、民主评议、协商议政、参加党政工作检查等形式,把散发的委员力量集聚起来,零碎的批评意见提炼出来,以建议案、送阅件等有效形式集中反映上来,形成“拳头”效应,增强监督实效。比如,我们把每月20日的委员活动日明确为社情民意收集日,注重收集整理界别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并编写社情民意动态上报。又比如,今年我们针对评比、考核、达标、社区乡村挂牌过多过滥,基层组织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组织百名委员深入百家社区(村),开展明察暗访,进行问卷调查,落实民主监督。在此基础上,召开常委会议开展专题协商议政,委员们现场批评真刀真枪、对症下药。到会听取意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当场指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政协意见,有力推动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减轻基层组织负担十条规定的贯彻落实。我们感到,这种集政协组织之力的民主监督,实际效果是委员单打独斗难以达到的,不仅意见建议容易直接进入党政决策视野,而且提升了民主监督的品牌效应。下一阶段,我省政协将围绕省委确定的整治重点,组织委员围绕督促财政、审计、税务部门重点监督检查“三公经费”开支情况;督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和省交警总队抓好“闽K、闽O”号牌公务用车的清理和规范;督促省监狱管理局等单位认真落实中央巡视组的整改要求,开展民主监督。集中评议医疗购销和医疗服务、教育、保障性住房工作及食品安全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以组织化的民主监督扩大社会影响力。

在解决好监督的实效问题上下功夫

俞正声主席在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怎样才算是民主监督? 把问题讲出来就是民主监督。”他在前不久闭幕的第七次常委会议上又强调,政协要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民主监督,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不断增强民主监督的实效。我们理解俞正声主席的这些重要论述,把问题讲出来,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反映情况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并以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去年,我们政协机关到挂钩扶贫县调研,发现存在小城镇建设定位不够准确、规划不够科学,为了开发房地产,对大型水库进行切割,埋下了水质恶化的隐患。这些问题当地群众反映比较强烈,说到底还是政风问题。当时我们对这些问题发表了不同意见,提出了预警,得到了省市县三级重视,并建议县政协大胆地对此开展跟踪监督。这些意见从政协的角度提出来,大家都觉得比较客观中肯,针对性也强,容易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纠正。从这件事可以清晰看出,政协的民主监督只要提高针对性,增强准确性,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完全是大有可为也是大有作为的。不可否认,当前在落实八项规定过程中,依然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依然存在查摆问题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停留在表象层次的多,联系纠“四风”的少,就事论事的多,点名道姓的少;依然存在缺乏即知即改、立改立行的态度和措施,处理问题理直气不壮、对症药不猛。政协对落实八项规定开展民主监督,就是要着眼于“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制度建设,牢牢抓住这些针对性问题,既要突破眼界的局限,客观真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又要打破利益的藩篱,跳出各自群体看问题;还要积极营造一种大家愿意发表意见的环境、有序发表意见的条件,形成各种意见能够得到充分反映并合理采纳的机制,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助推优良党风政风的形成。

(作者为福建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