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家人“演戏”教3岁女娃自我保护

2014年09月12日08:51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全家人“演戏”教3岁女娃自我保护

女大学生“失联”,女童被猥亵……近期频繁发生的这些事件令许多女孩的家长焦灼而不安: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扬子晚报记者昨天在采访中发现,南京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不仅通过绘本、杂志给即将3岁的女儿上自我保护教育课,而且还发动全家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战”检验女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玲

爸爸饰演“坏叔叔”

女童受性侵、猥亵,女大学生“失联”……近期接二连三的这些消息让网友“西米格”担忧的同时,也决定检验自己的教育成果。爸爸饰演的“坏叔叔”上场了。“小姑娘,你这件裙子好漂亮啊,让叔叔摸一下吧。”这时的女儿小米猛然想起了曾经看到的“坏狐狸”,一边紧紧捂住自己的裙子,一边大喊“坏狐狸,不要摸我的小屁屁。”

“很巧合,我们此前学习的自我保护内容中,坏人的形象都是会摸小女生屁屁的坏狐狸。”“西米格”笑着说,当小米遇上“坏叔叔”时,很自然地就喊出了“坏狐狸”。

爷爷奶奶“糖衣炮弹”考验

虽然“坏叔叔”的“阴谋”没有得逞,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坏叔叔”做坏事的第一步都是先诱拐,所以在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时,孩子的防诱拐能力也很重要。在“西米格”的发动下,全家人开始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奶奶本色出演,饰演一个陌生的慈善可亲的老奶奶,看到可爱的小米后,连连夸赞小米长得很漂亮,自己很喜欢小米,看小米是否会在夸赞声中放松警惕,被陌生的老奶奶拐骗走。

虽然小女生都很喜欢被别人夸漂亮,但小米在被夸赞后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看到小米没有上当受骗,爷爷开始送上“糖衣炮弹”,“小姑娘,跟我走吧,我这有很多好吃的,还有你最喜欢的棒棒糖呢。”虽然看着棒棒糖直咽口水,但让“西米格”欣慰的是,小米依然坚定立场不动摇。

面对“熟人”分分钟就上当了

在以往报道的女童受伤害事件中,不少都是熟人作案。在情景模拟中,“西米格”也没有忽略这一类型,这一次由“西米格”亲自登场。“小米你好啊,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爸今天没有时间,让我来接你回家。”听到这位“熟人”不仅能喊出自己的名字,而且还能报出爸爸的名字,此前警惕性很高的小米这一次却没有了丝毫防备心,分分钟便上当受骗了。

妈妈:情景演绎将“升级”

“西米格”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情景演绎的“实战”检验成果来看,女儿小米已经知道不能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能随便让人摸小屁屁,但“实战”中也发现了小米的薄弱环节,那就是面对“熟人”时完全没有防备心,“针对这个薄弱环节,还要继续演练巩固。”

“西米格”表示,除了绘本、杂志中学习过的一些场景,她还将根据新闻事件中的场景进行模拟。除了自家人表演外,自己还准备请同事、亲戚也来“串串场”,“希望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能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尤其是真正遇到一些特殊情形时,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浙江一位妈妈也挺有创意

改编经典童话 教孩子自我保护

与“西米格”一样,浙江一位妈妈同样为女儿的自我保护教育颇费脑筋。如果机械地告诫孩子“要小心男老师和校长,他们有可能会伤害你”,就会让孩子丧失对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对异性产生恐惧。

这位妈妈决定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帮女儿建立起保护自己的意识——改编童话故事。她给女儿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新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换衣服时,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

而白雪公主也没有真的吃下巫婆给的毒苹果。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换了一个好苹果,然后假装中毒。如果真的中毒,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活过来呢?白雪公主会换苹果,是因为她知道,公主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否则自己就会有危险……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位妈妈欣慰地看到了女儿的成长。有一次这位妈妈因为有事把女儿托给开精品店的妹妹照顾。妹妹临时外出进货,店里只剩下女儿和一个年轻的男店员,于是女儿便跑到隔壁一对夫妇开的店里玩,直到妹妹回来才返回店中。事后女儿悄悄告诉小姨,公主要懂得保护自己,所以最好不要跟男生单独待在一起。

■专家观点

女孩自我保护,从认识身体开始

女孩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心理咨询师文清接受采访时表示,女孩自我保护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清楚地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能随便让人抚摸和接触。“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是觉得孩子太小不懂,就是觉得没法跟孩子开口。”在文清看来,首先父母得解放思想,在家庭教育中不仅不应避讳与孩子谈到“性”的问题,而且在谈论时也要像讲解其他科学知识一样自然,而不是遮遮掩掩。“生理教育第一课的时机也非常重要。”文清表示,当孩子第一次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好奇时,第一课的时机就来了,这时候父母可以对孩子讲解男女生不同的身体构造,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

在文清看来,对于性侵的防范教育,越早开始越好。父母在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特别需要保护好的“隐私部位”,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如果别人对你的抚摸或接触让你感到不自然、不舒服,即使是亲人也要坚决地说不。

另外对于年幼的女孩来说,有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教会她们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呢?采访中就有热心家长推荐了一套“学会自我保护,亲子共读绘本”,分别是《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

推荐资料显示:《不要随便摸我》是教给孩子进行自我性保护的图书。书中通过一个儿童性侵犯的案例,教给孩子自己身体的哪些隐秘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的,以及遇到性侵犯这样的事情时该如何处理。《不要随便亲我》这本书教给孩子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好地保护自己。《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说的虽然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主题,但是,其中介绍的一些应对危机的方法却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可以给孩子们很多帮助。

■相关新闻

民警借问路搭讪女大学生5个有4个上了车

民警提醒:遇问路,可指路但不要上车带路

高校开学之际,南京仙林派出所对辖区大学城进行针对性的宣传防范策略,他们对女大学生遇到陌生人搭讪会如何表现进行一次摸底测试。9日上午,民警着便装驾驶私家车,以问路为由在校内和校外搭讪女大学生。被搭讪的5名女生中,4人轻易上车。民警认为,遇问路有原则,指路但不上车带路。

当天上午10点,仙林派出所民警着便装驾驶一辆私家车来到文澜路某高校。随机询问了一名步行在校园的女大学生,问图书馆怎么走?这名女生指路后,民警假称不知道方向,邀请她上车指引一段。该女生便上了他的车。在没暴露身份前,民警与这名女生聊天,她轻易地说了自己姓孙,在工商管理系读大三。到达目的地后,民警亮明身份和目的后问她,为何这么轻易就上陌生人车,不怕遇危险吗?孙同学说,这是在校园,又是白天,应该没事。在第二次测试中,民警以同样的理由邀请另一女生上车引路。这名女生稍犹豫一下,仍上车带他来到图书馆。也被问出姓陈,在会计学院读研。民警在亮明身份后,小陈的回答是:“看他很面善,不像坏人。”

或许这是在校内,容易放松警惕,那么在校外会如何?民警开车来到南师大中北学院附近的一处公交站台。站台恰巧有两女生。着便装的民警开车靠近,问她们东城汇商业广场怎么走?其中一女生主动说:“我们也想去东城汇,正好为你带路。”说完,她们拉开车门,一个坐在副驾驶位,另一人坐后排。民警亮出身份问她们为何轻易相信陌生人。其中一女生表示,“我们就想蹭个车嘛,如遇到危险,可以开车门跳车啊!”

民警当天测试的5人中,有4人上车并透露个人信息,没上车的女生说要赶着上课,没时间。民警发现,上车的4名女生在被询问个人信息时并不抵触,她们对驾车人的来历也不询问,说明女大学生整体防范意识薄弱。栖霞警方介绍,此次测试也是对大学生防范意识的一次摸底,警方将集中组织安全培训进高校,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开展人身防范、财产侵害、防诈骗的宣传教育。

民警表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帮助,同时,自我防范是必须的,遇到坏人的几率可能是万分之一,但遇到坏人受到侵害可能是百分百。比如在问路中,可以指路但不上车带路;遇到求助不能判断的,可帮助求助人报警或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杜绝乘坐“黑车”,如万不得已上了陌生人车,可在上车前记住车号,通过电话、短信告知家人和朋友;夜间单独搭计程车时,可使用电话预订方式,令自己多一层保护;确定被跟踪时,应避免停下,应就近进入热闹的商店或有治安人员的地方,或找最近的居民家求援,并打电话求助。参加聚餐,无须逞能豪饮,受到称赞也不要飘飘然,既要防酒后失态,又要防伪君子趁酒兴非礼;不要衣着过于暴露,防止产生不良诱惑,危害自身。

(记者 任国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