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110幅竹丝画帘绘伟人风采

2014年08月22日16:45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竹丝画帘系列作品之一

  竹丝画帘系列作品之二

  竹丝画帘系列作品之三

  竹丝画帘系列作品之四

  竹丝画帘系列作品之五

  探讨

  润色

  装裱

  摘选邓小平一生中110个不同历史瞬间为题材,制作110幅竹丝画帘,数名竹丝画帘艺人历时整整一年,终于赶在邓小平同志110周年诞辰日之前全部完工。8月19日,记者前往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竹丝画帘展馆采访。

  感恩情结催生110幅系列竹丝画帘

  竹丝画帘展馆设在卢山村旅游开发公司的驻地。公司负责人陈美勰介绍,丈夫许祖金是一名文化商人,老家就在卢山村。卢山村纳入武胜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后,许祖金决定回老家开办乡村旅游公司,经营的主要产品便是武胜的文化特产——竹丝画帘。

  上世纪80年代,飞龙镇便建有工艺美术厂生产竹丝画帘,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一度成为武胜县出口贸易的主打产品。前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竹丝画帘在国际市场举步维艰,而国内市场又一时难以拓开,工艺美术厂宣告破产,武胜名片——飞龙竹丝画帘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复兴飞龙竹丝画帘这一文化产业,一直是陈美勰夫妇的梦想。回村成立公司后,夫妇俩更是将这项工作作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了再次打响“竹丝画帘”这张名片,更是为了感恩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夫妇俩决定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为契机,赶在2014年8月22日前,完成110幅展现小平同志不同历史时期形象的竹丝画帘。

  “以伟人的纪念活动为契机来发展公司,这虽说是我们的发展策略,但更是我们感恩小平的实际行动。”陈美勰说,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30多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生活富足安康,无论是身价过亿的老板,还是衣食无忧的普通群众,都从内心里感谢小平,“将邓小平不同时期的像画在竹丝帘上,让人们在欣赏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同时,又能瞻仰伟人,表达对小平的感恩之情,这不是很好么?”

  数名画师费时一年制作完成

  陈美勰说,竹丝画帘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前后共有70多道工序,仅竹丝制作就很复杂。竹丝选材于农村的普通慈竹,首先去掉所有的节心,然后破成竹块,起成薄片,再拉成宽度不足1毫米的细丝。而这样的细丝还不能直接做成帘子,要从中挑选更细的竹丝,进行刮丝以去掉竹丝的毛边,再放入锅里蒸煮,以增强竹丝的柔韧性和光泽度,并对颜色不一致的细丝进行补色,然后灭菌、干燥后,再放入装织机用蚕丝将其织成帘子。

  正是由于竹丝帘制作较为复杂,公司决定依托以前在飞龙工艺美术厂工作过的农户,由他们制作竹丝帘,公司负责收购。这样,既可以让公司集中精力做好帘上绘画和礼品销售工作,又形成了“公司+农户”的长效利益连接机制,增加了农户收入,让竹丝画帘这一传统手工艺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在竹丝帘上作画也相当麻烦,由于它不像纸和布那样具有润浸性,只能用颜料在帘上一点一点地缓慢勾勒,并层层着色。特别是在画人的面部时,由于面部为浅色,有着一道道缝隙且薄如绸缎的竹丝帘很难体现出面部的肌肤感,为此,往往还先要在竹丝帘背面相应部位打上底色,以填补缝隙,并减弱竹丝帘的透明性。更关键的是,邓小平作为人人都熟悉的伟人,不能像一个虚构的人物可以随意画,既要画出伟人的模样,更要展现伟人的神韵——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一幅完美的作品。

  通过网络搜索、外出考察拍照等方式,陈美勰夫妇一边搜集邓小平不同时期的肖像,一边组织工人绘画。包括陈美勰在内,公司仅有4名,从去年8月初正式决定制作邓小平系列竹丝画帘起,陈美勰心里一直没有放松过。“理论上说,一年的时间应该是充足的,但公司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客人的需求,制作他们指定的产品,这就会影响到邓小平系列竹丝画帘的创作了。”为此,尽管几名画工的家离公司并不太远,但公司仍坚持包吃住,目的就是保证大家能有足够的时间静心创作。

  通过一年的努力,到今年8月中旬,110幅邓小平系列竹丝画帘终于如期完成。看着一幅幅邓小平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神态的肖像画,陈美勰倍感欣慰:“这一年来,再冷再热,我们天天都在坚持,总算圆满地完成了。若是邓小平他老人家还在世的话,当他看到我们给他画的这些竹丝帘画时,不晓得该有多高兴呀!”

  竹丝画帘将重振昔日雄风

  就在记者采访时,便有几批客人前来购买邓小平系列竹丝画帘,陈美勰委婉拒绝,称这些作品现阶段要参加市上组织的纪念展览,需等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结束后才能外卖。

  陈美勰说,竹丝画帘是一个颇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喜欢的人很多。现在,公司除制作邓小平系列竹丝画帘外,还先后开发出竹丝画宫灯、竹丝画屏风、竹丝绣画帘、竹帘水彩画、丝绣手绢、丝绣围巾等,市场供不应求。下一步,公司还将开发竹丝画提包、竹丝画包装等,进一步丰富竹丝画帘的表现形式,扩大竹丝画帘的市场,使其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对复兴竹丝画帘这一传统手工产业,兼任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飞龙镇党委书记刘勇也同样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飞龙镇是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竹丝画帘)之乡”,镇内的竹丝画帘有着数百年的传承历史,还曾获得“四川省产品质量优秀奖”、“四川省优质产品”等殊荣,并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卢山村旅游开发公司的成功入驻,为竹丝画帘的复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他相信,飞龙竹丝画帘一定能重振雄风,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责编:秦晶、徐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