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李君如:邓小平为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者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

2014年08月20日10:23    来源: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编者按:本报主办的“邓小平经济思想理论座谈会”8月19日在京召开。适逢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国内经济理论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追寻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经济思想脉络,畅谈邓小平理论对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与会者在深情缅怀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同时,对步入新常态后的中国经济和全面深化改革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现将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发展起来的,其奠基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有8件事可以佐证:

第一件事,在邓小平亲笔写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的提纲中,他提出:“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产品质量)来调节。”“自主权”这3个字很简单,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撕开了一个口子。后来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此基础上的突破。

第二件事,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这一论断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第三件事,1983年,邓小平与江苏省委负责人座谈,在听到苏州社队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得到成长和发展时,邓小平说:“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

第四件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对这个决定,邓小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是这么个评价。”由于这个决定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对于后来进一步提出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体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五件事,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第六件事,邓小平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党的十三大报告起草工作时鲜明地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这一论断,在我们党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进展。

第七件事,有人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提出“姓社姓资”的质疑,邓小平经过深入思考,提醒大家:“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特别是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强调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就为我们党在十四大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第八件事,关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明确表示赞成,而且说“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邓小平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明确的表态,使得我们党从十四大开始,以积极自觉的态度投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在传统的理论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的科学论断,突破了这种经济理论的固有观念及其思维定势。

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工作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强调的重点是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还没有取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是说,邓小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为了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邓小平破解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的钥匙,是他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

(责编:张湘忆、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