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0日07:36 来源:内蒙古日报
战友们走后,刘永亮去县城买了一身新衣服,还理了发。7月29日,他和张新平、付贵明、马东华几位战友在呼和浩特会合后,登上了由包头发往南昌的列车。
火车上,刘永亮话不多,一直望着窗外。车程过半,刘永亮坐不住了,每到一站都走到车厢连接处看一看运行时刻表。“还有5站就到武昌了,火车啊,快点让我见到恩哥吧!”
武汉市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蔡克难长眠于此。墓碑上镶嵌着一张蔡克难的戎装照片,马背上的他威武英俊,双目炯炯有神。墓志铭这样写道:“他把生命定格在滔滔洪水中托起战友那一刻”。
7月31日清晨,从内蒙古、河北、湖北等地赶来的22位战友,带着积淀了35年的哀思与牵挂,集合在蔡克难的墓地前。
“稍息,立正——齐步走!”9时整,在当年的副连长张新平响亮的口令声中,战友们挽起花篮,缓步向前。《鸿雁》的旋律响起,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了30多年前的乌拉特草原,蔡克难和战友们在马背上驰骋的身影恍惚就在眼前。刘永亮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
“战马在飞奔,踏遍千里疆,寒风烈日无阻挡……”由当年的骑兵团文艺干事夏革新领唱,战友们再次唱起了这首骑兵团团歌。
“恩哥,我今天看你来了。这35年来,我时时都在惦念你。”来到蔡克难墓前,刘永亮“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从包里掏出一块手帕,把墓碑擦了又擦。“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干活,好好生活,好好为村民服务,一定让你放心……”刘永亮反复念叨着。
张新平走了过来:“克难,老连长来看你了,我还会再来看你的。你是我们的骄傲,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克难,我从内蒙古来看你了,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22位战友依次走过,把一条条寄托着哀思的黄丝带挂在了墓前的花篮上。
内蒙古军区某骑兵营教导员程书军来了——
“我一定把你的故事带回去,讲给全营官兵听,把英雄的宝贵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蔡克难的哥哥和妹妹来了——
“克难叫我二哥,今天,克难这么多的战友都叫我二哥,我觉得弟弟没有离开我,还给我带来了更多至亲的兄弟。”
程秋萍在老伴徐伟民的陪伴下来了——
“七毛,今天你看见了吗?听见了吗?这么多老战友都远道而来看你了,大家没有忘记你,你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程秋萍在墓前跪下来,轻轻地放下一捧馨香的菊花……
■下转第二版
下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