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4个月时间里,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5000万元。在西安中科创星光电孵化器的一间办公室,刚刚完成新一轮风投谈判的奇芯光电创始人、海归博士程东坦言,“市场看好我们的不仅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光通信核心芯片制造技术,更重要的是围绕该项目所形成的各级研发平台、各类地方产业基础、不同体制的人才和市场化科技服务业等资源融合配置优势。后者正是我们创业企业走好‘起步一公里’的关键。”
程东所说的“优势”正是陕西坚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打破各类创新要素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围墙”,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改革效应。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表示,通过强力推进统筹改革,陕西的科技资源优势正在加速释放,陕西作为科技创新高地的成色正越来越足。
作为科技资源大省,陕西拥有1000多家科研院所,仅两院院士就有62位。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原因,科技资源布局中长期存在的“中央和地方、军工与民用、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分散、分隔、分离”的“二元结构”瓶颈,制约科技创新活力和创新效能的释放。近年来,陕西以政策撬动和市场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牵引创新资源走出“围墙”,针对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服务链。催化各类创新要素在市场上实现从聚集到聚变。
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就是创新要素交互共享的新平台。陕西科研设备存量巨大,但由于“围墙”障碍,“墙内”利用率不高,“墙外”利用无门。为此,该中心通过政府双享补贴政策,引导设备仪器所有单位提供设备共享共用。目前,陕西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单位已达289家,开放共享设备逾6000台套总价值超33亿元;为中小科技企业节省设备购置费用近亿元。“通过合作共享,创业企业节省固定资产投入和建设周期,军工企业学到最先进的制备工艺”,程东的奇芯光电科技公司正是租赁一家国防电子企业的电子芯片装备线才得以轻装快速起步。“预计新产品年底可首先供应中兴和华为两家行业龙头。这样的合作与效率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程东说。目前,该中心引进各类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43家,通过资源共享、科技金融等五大平台和仪器设施共享、科教文献共享、公共检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12个服务系统,已统筹人才、设备、成果、专利等科技资源信息近5亿条。
“资源聚集是手段,创新聚变才是目的。”与众多中小企业比邻而居的西安科技大市场是当地另一家统筹科技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张伟国告诉记者,“很多服务功能聚集在一起,会互动出新的服务功能。”
在大市场,政策服务功能板块不再是科技扶持政策条文的传统展示,而是引入了“企业科技创新政策联络员培训、协助落实机制和城市科技扶持政策推进调研和新政策机制预研功能”。这些完全来自市场一线的“灵感”都是源于企业的创新需求。
促进技术交易是陕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服务大厅的显示屏上,数百条技术交易项目实时滚动播出,而鼓励技术产权交易的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条文在大市场内的任何一台触屏显示器上随手可查。数据显示,2013年,陕西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33亿元,列全国前五位;同比增长59%,连续3年实现年增百亿元。其中41%来自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各大平台。
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是陕西科技服务业崛起的标志之一。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与西安高新区共同创办的中科创星孵化器被称为科技孵化器的3.0版本。在传统孵化器服务的基础上,还可提供财务法务、知识产权、研发会诊等增值服务。一年时间里,该孵化器已引进11个创业团队、35家在孵企业,其联合政府和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西科天使基金已完成17个项目的创业投资,中科华芯等一批被投项目增值超过10倍。目前,西科天使基金已开始筹备二期募集。在陕西,类似中科创星这样的专业化科技服务业平台达50多家。
截至2013年初,陕西与3D打印设备、材料及其应用相关的专利共369件,占全国的55%,位居第一。 如何将分散的技术优势转化为集中的产业优势?今年2月,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共计32家单位发起成立了陕西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教授表示,“成立技术创新联盟就是要统筹陕西在3D打印领域的创新资源,通过技术标准推广应用、知识产权保护、信息设备共享等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创新链,扩展产业链,培育服务链。”近年来,陕西共支持建设大数据与云计算、石油装备产业等18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盟企业420家,科研机构41所,成为陕西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科技资源统筹的重要载体。
改革现行科技计划体系是陕西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目标,集中配置创新资源的又一重大举措。陕西科技主管部门将以往的难题招标项目调整为重点产业创新链;地方重大专项调整为特色产业创新链。变政府“计划”主导为企业、行业“需求”主导。实施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为企业创新投入配套,采取招投标方式,引导科研力量与企业联合开展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在省财政4000万元创新链专项资金引导下,西部首家世界500强企业——陕西延长集团投入20亿元,吸引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12家单位近百名研发人员协同作战,攻克延长石油主力油层开发效果系统关键技术,实施煤油共炼示范项目,油田采收率由11.23%提高到20%左右,使这个百年老油田采油期延长了10年至15年。(记者 张 毅)
相关专题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