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的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军政军民关系总会应和着时代脉搏,呈现出令人振奋的新变化。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复兴路上春意浓,军政军民关系正以崭新风貌牵动世人关注的目光。
人民军队永葆本色,爱民助民行动春意融融
今年除夕夜,河南淮阳县郑集乡一家服装店突发大火。正在附近照看水果摊的郑春光奋不顾身闯入火海救人,不幸壮烈牺牲。郑春光是一名退伍兵,从沈阳军区某旅退伍,一直担任村民兵排长。牺牲前一天,他刚刚与恋人订下结婚的日子。
2013年大年初四,祖国的大西北。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刚下手术台,紧接着一路奔波赶到150多公里外的玛纳斯县新湖农场,为相识39载的哈萨克族老人达汗治病查体。天山南北,庄仕华有580多户像达汗一样的“穷亲戚”,经他倾力相助都过上了好日子,39名失学儿童重返学堂。
春节是个特殊时段,万家团圆,喜庆祥和。对军人而言,爱民助民不分时段,牺牲奉献是常态。郑春光、庄仕华用行动表明,经过军队这个大熔炉熔铸锻炼,不论军装在身,还是已经脱掉军装,爱民助民理念已经融入灵魂,化为自觉行动。
人民爱我们这支军队,是因为这支军队的宗旨和本色永不变,时刻把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近两年来,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处地震、川滇交界处地震、新疆于田地震数次地震面前,东南沿海几次强台风肆虐之时,驻军和武警部队总是快速反应,立即投入有效救援。灾难面前,子弟兵成为抢险救灾的突击队、生力军和“主心骨”。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部队把地方所需、群众所盼与自身所能结合起来,就近就便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成建制、成规模投入兵力,把党的温暖送到了百姓的心坎。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兰州军区专题研究落实座谈会精神,及时出台相关计划,快速展开与530个行政村(社区)结对共建,以助学助教助医为重点,持续做好对131所中小学校、40个卫生院(站)、46所敬老院的帮扶帮建。
今年春节后,济南军区全面启动扶贫、助学、送医、绿化“四项工程”,拉开新一轮支援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幕:驻革命老区部队用3年时间,结对帮扶近500个贫困村;16所部队医院结对帮扶50个卫生院、100个村卫生室,培训医务人员1000名;兴建5个义务植树基地,治理荒山2万亩。
来自总政群工办的宏观数据,更加令人振奋:各部队以支援西部大开发为重点,积极参与兴边富民行动,先后援建地方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重点工程600多项,参加荒漠治理、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项目500多项,建立新农村建设和扶贫联系点4500多个,帮30多万群众脱贫致富。
人民群众盛赞:当年的老红军、老八路就在我们身边!
双拥成果催人奋进,新时期军民关系春色满园
2013年3月11日上午,习主席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后,亲切接见部分来自基层一线的军队人大代表。得知来自兰空基层部队的维吾尔族代表米合伦沙·阿不都先后资助贫困家庭儿童38人,被评为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新疆拥政爱民模范,习主席深情地说:“我非常希望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
今年八一前夕,习主席看望慰问驻福建部队官兵,特意把来自不同岗位的11位双拥模范代表请到福建预备役高炮师机关,向长期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为双拥工作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拥成果催人奋进,军民关系春色满园,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型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发展。
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扎实有效的双拥工作,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了坚强保证。
在山东青岛市黄岛区六和社区,居民王洪强这样解释社区名字的由来:“六和社区是由6个村庄搬迁合并起来的,‘六和’取6个村庄和谐相处之意。”为了建设我国首个航母军港,石板河村、后小口子村、前小口子村等6个村庄1400多户人家整体搬迁毫无怨言,不提条件,不讲代价……“人民战争”,在这里被赋予一种特殊内涵。
双拥工作的生命力靠感情,更靠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队积极主动探索,相继出台转业干部安置、伤病残士兵退役移交、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随军家属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法规政策70多个;各地先后建立科技合作基地380多个;双拥向社区、社工延伸,先后成立10万多个拥军社会组织,建立3万多个军民共建点;复退军人服务中心、复退军人之家和优抚对象联络员制度应运而生。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奔走在中国梦强军梦伟大征程上的广大军民坚信,无论时代怎样改变,这绵绵情谊经得起任何考验。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强大国防春潮涌动
5月25日,中原地区郑民高速公路,我军首次成功试飞包括第三代战机在内的多种机型。这是中国军方首次公开在高速公路战备跑道上起降三代机。有关专家称,这既是后勤领域军民融合的重大成果,也是军地智慧力量的共同结晶,对于加强战场交通网络建设、增强我军防空作战能力、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深圳,海军某观通旅与深圳图书馆之城联手,“云”图书馆落户信息孤岛:这意味着与深圳37家市区图书馆和3600余家街道、社区、学校、工厂图书分馆1800万册电子图书、数字软件资源实现共享。
一个“试飞”一个“落户”,加快的是部队机动效率,提高的是官兵整体素质,折射的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可喜步伐。
两个月后的7月25日,《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4》在北京发布。这份沉甸甸的年度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度约为30%。境内外媒体对此给予广泛关注:这标志着中国军民融合正处于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推进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军民深刻领会习主席“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要论述,地方各级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军队各大单位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各地喜讯接连不断——
从2012年起,北京市陆续与总参、总后、总装以及海军、空军、第二炮兵6个驻京大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达成军民融合项目2300多项。
山东省组织骨干企业参与军工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军用特种车、军工电子、大型船舶制造等8个军民融合创业集群,仅2013年就为部队转让科技成果39项,协助进行科技攻关65项、革新装备器材880多套。
各部队对地方的大力支持,也在悄然发生新变化——
总参某部积极协助西部地区开发利用北斗二号民用系统,用户已逾8.5万;截至今年7月,国防大学进修学院培训地方班次53个,承训3000多名地方司局级领导干部,他们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战场向导”。
所有这些,都从一个关键词中孕育而生:改革创新。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强大国防春潮涌动。与之相伴,是观念上的全新变化、行动上的全新力度和机制上的全新探索。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推动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各部队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支持和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发展的军事、经济、社会效益。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春天,正阔步向我们走来。(记者 董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