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传统武德文化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学习习主席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系列文章之五

■杨成熙

2014年07月29日13:23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传统武德文化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习主席强调:“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部队来说,落实这一系列讲话精神,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灿烂的军事文化融合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力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传统武德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军事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千百年来塑造着一代代中国军人的精神品格,激励着他们在保家卫国、抵抗侵略当中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也成就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军人名字。

今天,在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根本任务的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认真了解和深刻认识传统武德文化,自觉汲取传统武德文化的精神营养,将其有效转化为强军兴军的强大力量支撑。

——编者

习主席深刻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规律。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传统武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几千年军事文明史的丰厚精神积淀,是中国当代军事软实力的重要依托,也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从文化自信看,传统武德文化蕴含着当代军人应对文化挑战、坚定信仰信念的巨大精神力量;从文化强军看,传统武德文化砥砺着当代军人献身强军兴军、矢志尚武精武的强烈使命责任;从文化育人看,传统武德文化塑造着当代军人积极昂扬向上、全面发展进步的优良作风品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运用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用传统武德文化砥砺官兵精神追求,汇聚强军兴军正能量。

1

从传统武德文化中汲取滋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元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武德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这些核心价值标尺,都可以在传统武德文化中寻到印迹、找到印证。我们应注重用传统武德文化所蕴含的军人价值观元素教育人培养人,强化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

传承忠诚品格。忠诚是传统武德的灵魂和命脉,是军人最可宝贵的精神元素。传统武德文化中贯穿着一条忠贞不渝的道德主线,从苏武的“留胡节不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史可法的“城亡与亡、甘之如饴”等,都闪耀着那种“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的精神光芒。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这种高尚节操都是军人精神的“压舱石”。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要用传统武德文化所推崇的忠诚美德来“补钙强身”,涵养当代军人的革命气节,强化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一支军队有了忠诚的魂魄,就有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精气神,就能激发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战斗力。

涵养爱民情怀。爱民是中华传统武德最直接最外在的体现。尉缭子说,“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曾国藩讲,“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古人打仗往往强调“兴正义之师、仁义之师”,出兵时做到“军行之处,必须秋毫无犯,团结民心”,无不体现为民请命、爱民保民的担当。历朝历代军队的兴衰,无不演绎“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的历史轮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将来,热爱人民都是考察一支军队先进性的根本指标。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从传统武德文化中把握“以安民爱民为本”的道德遵循,培育胸怀黎庶、秉公执义的大仁大爱,树立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强化报国担当。古往今来,军人都是国家的柱石。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处处折射出那种舍身报国的军人情怀、为国为民效命沙场的担当精神。历史上的岳家军、戚家军之所以闻名天下,让敌人闻风丧胆,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碧血丹心。从“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武臣卫国,死于疆场,幸也”,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穿越历史的回响,使中华武德文化绽放异彩,使军人价值得到最美诠释。报效国家是军人最高的行为准则,也是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亘古不变的主题。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要注重从传统武德文化中领略一代代中国军人的赤子之情、报国之志,激扬薪火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官兵打牢心系国家、敢当大任、献身使命的思想根基。

彰显敢战血性。习主席深刻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何谓血性,《词源》上说:血性“谓刚强正直的性格”。清代李玉《清忠谱》中说:“淋漓血性,颇知忠勇三分”。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就是一部血性文化史,霍去病“千里奔袭歼匈奴”,关天培“浴血虎门抗击英国侵略者”,邓世昌“驾致远号勇撞日舰”,都透出那种“勇士赴敌,视死如归”的军人血性。血性是军人献身使命的精神“底火”。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一支葆有血性的军队,才能始终具备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和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果敢意志。要用传统血性文化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让血性基因深植官兵血脉,让军人的“亮剑”精神唱响军营,激励当代革命军人勇敢践行新的历史使命。

崇尚军人荣誉。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武德文化传统的国度里,荣誉在军旅之中有其特殊的价值魅力。“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生当为冠军,死当为国殇”等,无不展现了不畏牺牲、崇尚英雄、敢于胜利的军人荣辱观。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就是一部英雄史诗,壮怀激烈的战争篇章谱写出灿若星河的沙场绝唱、民族丰碑。古往今来,荣辱都是军人的心灵尺度,荣誉都是战斗力量的不竭源泉。要通过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引导官兵感知军人荣辱、播种英雄情结、砥砺建功之志,进一步找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焕发前进的激情和动力。

2

科学把握传统武德文化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之点

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片面地厚古薄今,更不是对历史的克隆复制。用传统武德文化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践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扬弃原则,始终以传统武德文化所蕴含的昂扬向上精神能量灌注官兵。

坚持经典性与真理性的统一。判断文化的先进性要用真理的标尺。我军是党缔造领导的,所倡导的传统武德文化必然应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要求的先进文化。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审视把握传统武德文化的继承发展,让传统武德文化服务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围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把弘扬传统武德文化的“鼓点”,敲在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上,敲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上,敲在大讲真理的力量、大讲旗帜的力量、大讲目标的力量、大讲核心的力量上,保持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正确方向,升华官兵的精神境界。

坚持民族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传统武德文化具有民族性,宣扬的价值观标准呈现多元多样。而人民军队所具有的人民性,是我们这支军队不同于其他任何一支军队的最鲜明标志。传统武德更多的是把忠君爱民作为一种价值实现的手段,其最核心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我们强调的“忠”不是封建社会的“忠君护主”,而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我们秉持的“义”不是“兄弟结义”,而是对人民的全心全意,践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我们倡导的“仁”不是为一人而杀身成仁,而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利益而勇于献身。人民军队必须传承人民武德。要处理好传承传统武德文化基因与继承人民军队红色血脉的关系,始终以人民性为自己的实践指向,扭住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这个根本着眼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用那些为群众创造、被人民称颂的武德文化经典丰富广大官兵的精神家园。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传统武德文化脱胎于冷兵器时代,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我军诞生87年来所形成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不仅贯穿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治军理念,也生动体现了对传统武德文化与时俱进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信息时代,加快推进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努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已成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传承传统武德文化,不能用昨天的笔画明天的圆,更不能坐而论道,最关键的是要紧随历史的车轮,直面复杂挑战,弘扬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自强,是中华武德代代相续的根本动因。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进行持续深入的创造性转换,才会使传统武德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使之转化为广大官兵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和道德人格。

坚持文娱性与战斗性的统一。文化具有文娱性,但不能囿于文娱性。单纯从文化娱乐的视角传承中华传统武德文化,就会失去其原有本义。文娱性讲多了,也就会迷失了武德文化的本质属性。传承不是“戏说”,弘扬不能“炒作”,唱歌跳舞也不是目的,用传统武德激发战斗精神才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发掘传统武德文化的特殊魅力,浓郁军营战斗文化气息。要紧贴练兵备战实践,突出兵味、战味传承武德文化,强化敢打必胜的信心决心,重振中华民族尚武敢战的雄风,激扬军人无畏牺牲的斗志。把握了战斗性,传统武德文化才会为战斗力服务。

3

拓展用传统武德文化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形式

文化传承,重在实践。要围绕弘扬传统武德文化,强势推进大抓文化、抓大文化,不断丰富和拓展实践载体,让传统武德真正融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切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用传统武德文化繁荣文艺创演,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精神富矿,是军队文艺创演的不竭源泉。要抬高军事文化视野,注重从传统武德文化中选择素材、推出精品,以那些有价值、有影响力、能反映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精髓的文化内容为蓝本,创作出有时代性和感召力、符合当代审美要求、官兵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提高官兵文化素养,陶冶官兵道德情操。

用传统武德文化活跃军营文化,营造爱军精武、纯洁和谐的育人环境。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只有深深扎根实践土壤才有生命力,只有被群众牢牢掌握才能焕发巨大的功能作用。用传统武德文化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在贴近基层中对接实践,在走进官兵中服务官兵。要把传统武德文化融入基层文化工作之中,坚持在因地制宜中建设,在经常活跃中传承,注重发展以传统武德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让“战苦军犹乐,功高将不骄”的人生境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报国担当等,成为激发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精神火种。通过充分释放传统武德文化的寓教于乐功能,以文铸魂、以文强心、以文聚力,倡导牺牲奉献、纯洁思想道德,树立强军追求、砥砺军心士气,既把部队带得很纯洁、很稳定,又把军营搞得很健康、很活跃。

用传统武德文化发展新的文化形式,满足官兵新的精神文化需求。信息化催生新质战斗力,信息网络文化也催生新质软实力。在信息时代和全媒体条件下,文艺的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网络文学、微电影、动漫、DV等新样式,受到青年官兵的喜爱。这一现象改变了传统文艺的格局和生态,也为弘扬传统武德文化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展现平台。要善于把各方面创作力量凝聚起来,把各种新的艺术形式运用起来,推动传统武德文化的传承弘扬,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集智聚力。

(作者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