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不仅寄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体认和了解,而且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整体实力的高度,对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追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认知、新境界。
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总书记不仅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而且对承继文化传统的时代意义和现实路径有着清晰的认识。
一是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转型之间的正向联系。总书记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放眼世界,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抑或日韩等东方国度,在其完成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都仍然保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别具特色,尤其在应对现代文明发展中出现的弊端时则更显优势。因此,我们应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二是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但此前有关“中国特色”的论证更加聚焦于近代之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国情,而对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所积淀的精神特质缺乏应有重视。对此,总书记提出要围绕四个“讲清楚”来宣传和阐释中国特色,从而明确中华文化传统的独特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的重要内容,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三是强调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作用。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他援引“基因”这一现代自然科学概念,生动形象地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和肌体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化以其丰厚的精神滋养促进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而在当下,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样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推动力、支持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要求甄选鉴别、取其精华,促进传统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与现代社会、当代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
在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基础上,总书记重点聚焦思想道德领域,明确要求将中华传统美德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的新形势下,提升国民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要求以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
总书记借鉴儒家道德教化学说,强调要将道德规范的知识性与实践性统一起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体特征,提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养成的不同路径。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从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等方面,引导其在成长过程中见贤思齐、知错能改,不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结合青年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从“正衣冠”必先“扣扣子”入手,明确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重要性。在修养功夫上,强调“道问学”和“尊德性”的协同一致,要求广大青年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既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善于“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又要明德修身、积习涵养,坚持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道德追求有机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强化道德体验、提升明辨是非能力,自觉抵制各种利欲诱惑,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进而自觉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不断磨砺意志、成就知行合一。结合广大民众的群体特征和实际需要,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应该看到,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对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在于其借助“制度化”而树立官方权威之外,更重要是通过“生活化”而凝结成为“百姓日用之道”,从而积淀了坚实深厚的社会基础、蕴育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更加细致务实、更加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广大民众的感知和领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平治天下的使命担当
在治国理政方略中,总书记也充分吸收融合了传统文化之精华。
一是坚持平治天下的担当精神,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理想。古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君子修养之序列,要求在“独善其身”的同时,也要胸怀“兼济天下”之志。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自觉担负起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中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梦想,而且也融合了传承千年的理想社会模型。
二是践行民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强化宗旨意识、服务人民群众。早在上古时期,先贤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儒家更以“敬德保民”、“民者君之本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一系列论断,训诫君主要重视民生。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更要坚定不移地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此,总书记在历次讲话中始终突出“人民”,声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督促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时刻关心民众疾苦、把百姓安危冷暖记在心头。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现代演绎。
三是弘扬崇尚和合的内在气质,推行和平外交、展示大国风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是基于世界趋势和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以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为支撑。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爱好和平、崇尚和合就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世界、融化在国人血脉之中的内在特质。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形成的哲学观念之一,“和”萌发于农耕经济土壤之中,并发展成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因此,中华民族不仅致力于维护国泰民安的内在秩序,而且坚持“和而不同”的精神,倡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在深化了解、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实现最广泛领域的和平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为此,我们要深刻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深入发掘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意义,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努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自觉参与话语重构,积极构筑能够支持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话语体系。要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积极营造真正化成“百姓日用而不觉”之道的文化空间。同时,还要自觉以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和积极心态,在始终坚守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前提下,与外来文化加强沟通、平等对话,积极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执笔人: 范 赟 王月清)
相关专题 |
· 学习路上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