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军帐里的“数据师”

——记第21集团军司令部博士参谋汶博

特约通讯员 王能才 特约记者 王广利

2014年07月21日10:20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中军帐里的“数据师”

汶博在进行数据采集 于凤彪摄

“作战数据已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关键要素,对数据搜索、分析和处理,将成为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第21集团军司令部博士参谋汶博任作战数据中心主任3年来,为集团军作战数据建设尽心尽力,被官兵称为中军帐里的“数据师”,先后两次获信息化建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二等功1次。

为战场作战提供“优质数据”

2011年底,汶博作战指挥专业博士毕业来到第21集团军。面对集团军作战数据库现状,汶博忧患意识油然而生:作战数据保障跟不上,指挥信息化战争就是一句空话。他主动请缨,领衔集团军作战数据建设任务。

此时,正值某师组织实兵演练。汶博在采集部队机动数据时发现,不少数据采集员由于采用手工作业,采集作战数据往往不及时,一些人甚至在部队行动后才匆忙填写数据。

“百分之百的填报率、百分之百的完整率、百分之百的准确率”,演习归来,汶博给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标。他从数据采集信息化入手,让数据采集从手工作业解脱出来,以保证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经过刻苦攻关,他牵头研究的“数据综合保障系统”问世,实现了作战数据自动实时采集。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变化,作战地理数据信息保鲜成为一个难题。汶博一面向上级请领相关作战区域的综合兵要地志数据,一面带人对相关作战区域各类数据进行更新维护。用时5个月,他们对各类具体数据进行采集维护,更新了大量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他又牵头制订了《集团军作战数据建设使用管理规范》,形成了部队演训数据常态化更新机制。

学会训练作战“用数据说话”

6月24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集团军自主研发的“多样化任务作战数据综合保障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去年8月,某旅赴高原训练。汶博为采集影响高海拔跳伞的关键数据,每天深入伞降一线,一个月内采集了上万条数据,经过分析归类,弄清了气候对高海拔跳伞的影响系数,为部队高海拔地域驻训提供了有益的数据参考。

一次夜间实弹射击训练,某旅二营5辆新型战车射击效果不理想。在该营蹲点的汶博根据战车性能,对比白天和夜间实弹射击数据,得出夜训有短板的结论。汶博又一次“用数据说话”,使官兵深受启发,该旅夜训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海拔增高,工程装备作业能力会相应下降,但专业人员也难以说清具体的数值,影响筹划工程保障力量运用、油料计划保障等。面对“缺失的数据”,汶博经过高原数据采集,得出高原地区工程机械作业力下降、油耗增加的具体数据,为部队高海拔工程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3年来,汶博身体力行“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他牵头研发的“综合数据库应用系统”,首次将基本作战数据进行高度融合,实现了数据统一管理、统一访问和集成可视化。

打通走向实战“最后一公里”

去年盛夏,集团军依托某型指挥软件进行指挥所演习。演习一开始,指挥大屏上立即“涌入”大量数据信息,可不少数据作用并不大。

“满屏海量数据就像‘一锅粥’,能否实现战场动态数据按需分发?”演习结束,汶博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他带领科研团队将战场态势信息进行分级分类,依据作战区域筛选各级作战单元关注的关键数据信息,实时搭建了信息与作战行动之间的桥梁,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数据的转化。

一次,集团军组织首长机关网上对抗演练,战场态势图上显示“敌”在A方向集结了大量兵力,不少参谋建议将A方向确定为主攻方向。汶博却通过作战数据计算作战效能,作出主攻方向应在B方向的分析,事后的演习证明这个分析完全正确。

战场数据信息纷繁交织,给参谋人员融合处理信息、辅助首长定下决心增强了难度。汶博带领有关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攻关,研制成功“作战指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根据获取的实时战场环境信息,通过方案优选、量化评估等功能,准确地拟制出备选决策方案。在随后的运用中该系统大显身手,成为指挥员迅速定下作战决心的好助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