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木汗(左)和她资助的内高班学生。(伊沙克·伊斯马伊勒摄 )
她从新疆昌吉来到天津滨海新区,从卖烤肉串起家,到成为两家贸易公司的董事长,从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到担任滨海新区的政协常委——
6月9日,阿依木汗·乌斯满将1.2万元分别交给天津市微山路中学和河平区教育局——从2011年起,她与这两个单位签订了10年捐资助学计划,10年间,她将出资12万元,资助10名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阿依木汗从天津市区回到滨海新区,她用略带天津口音的普通话向记者介绍着沿途景色,诉说着她从新疆昌吉来到天津滨海新区,从一个两米长的烤肉炉起家,到成为两家贸易公司的董事长,从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到担任滨海新区政协委员、常委的经历。她的描述跨越了20余年的时空,她见证了一个城市的繁荣发展,这个城市也以博大的情怀包容、培育、成就了她,她也用20多年的时间定义着新疆人的形象,她被新疆学生称为新疆妈妈,更被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生意合作伙伴、邻里街坊称为阿英姐。
梦想生长的沃土
1990年,24岁的阿依木汗辞去昌吉州宾馆的工作,和丈夫来到了天津市塘沽区。
天津是个美丽的城市,但对怀揣3000元的阿依木汗夫妇来说既陌生又茫然,语言、环境、习俗、心理等差异和落差使他们一时难以找到出路,于是,夫妇俩便做起最擅长的卖烤羊肉串生意。
他们租了6平方米的房屋居住,开始尝试用煤球生火做饭,但第一次使用煤球的阿依木汗居然4个小时点不着火。更没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困难是来自同胞的非难,他们的烤肉炉子支在哪里都被排挤驱赶,还要收取保护费。丈夫受不了这样的困扰,4次买好火车票要回新疆,但都被阿依木汗从火车站追了回来。
困境很快被当地政府部门注意到了。他们所在的胡家园街道办事处主任伸出了援助之手,消除不和谐因素,使他们的经营步入正常轨道。
有了好的经营环境,阿依木汗的生意越做越顺。上世纪90年代初,5角钱一串的烤肉最高一天的营业额达到1.2万元,十几个人24小时忙碌着,第一年收入70万元,3年积累了上百万资金。
2009年,国家批复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已经融入这个城市的阿依木汗意识到机遇来了。她在被誉为滨海新区“金街”的塘沽解放路步行街承租了8个店面,扩大美食经营种类和范围,从杭州引进石头饼,从马亚西亚引进瑞可爷爷西点,第一家鱿鱼烧烤,麻辣烫,炒栗子,鲜果时间等,勇气、认真、诚信、友善让阿依木汗的生意越做越大。
她开办的阿依木汗大饭店,是当地最大的清真餐馆。随后她注册了阿依木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开始从事进出口贸易,2012年成立天津市巴亚夏提商贸公司,主要经营新疆特色农副产品。
阿依木汗成了成功的商人。除了自身的努力,阿依木汗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滨海新区的包容与支持。倘若她有商业的梦想,滨海新区则给了她提供了梦想生长实现的沃土。政府知道少数民族同胞在内地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便尽其所能地给予帮助。站在步行街,她指着零星的几个摊点说,步行街路口是不允许摆摊设点的,但这仅有的几家都由新疆的少数民族经营,这是滨海新区相关部门特批的,他们真诚地帮助我们。
今年昆明暴恐案件和乌鲁木齐“5·22”案件发生后,阿依木汗经受了让她没有料到的“待遇”:她的特色农产品被抢购一空,她在居住小区开设的民族餐厅挤满了食客,更多的人在网上介绍她的美食,并对她说:“你才是真正的新疆人,我们要团结,我们支持你!”
大家的阿英
在前往滨海新区区委统战部塘沽工作办公室的路上,凡是见到阿依木汗的工作人员,都起身亲热地叫着阿英姐,阿依木汗也一一微笑着应答。
阿英的称谓源于一起群体事件。
2003年,在滨海新区的青海商贩与新疆少数民族商人发生纠纷,局面一度失控,双方被带到派出所后,因语言问题无法沟通,派出所民警一筹莫展。凌晨3时,阿依木汗被请来调解。她只身进屋,告诉维吾尔族同胞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互相团结比什么都重要,惟有互相尊重团结,才能共同发展进步。她的调解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终于打动了双方,事件顺利解决。
当她疲惫地从屋中走出来时,一位在场的领导拉着她说:“你真是个女英雄啊,我们就叫你阿英吧。”阿英由此而闻名。
滨海新区100万流动人口中有数十个少数民族群众近3万人。大家共同生活,有合作也有争吵,有理解也有隔阂,有互助也有冲突。阿依木汗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沟通、调解工作,她在这些事情上花的精力超过了她自己的生意。
谁家的孩子上学入托有困难,她出面协调;同胞回家没路费,要多少她给多少,从不打借条;同胞因经营不善,被诈骗300万元,她耐心开导如何经营,并帮助讨回损失;她把闹事的同乡请到家里免费吃住,耐心细致地做调解疏通工作;为让同乡能更快融入这个城市,她出钱帮助创业。慢慢地,她成为当地同胞最信任的大姐,谁有困难都来找她倾诉解决,从而化解了一次次纠纷和矛盾。
在步行街路口经营冷饮的艾买提·台外库力来自喀什。艾买提曾给她打过工,为了让他们夫妻自立,她帮助他们设立了这个摊点自主经营。艾买提的小儿子烫伤了,她从香港买来特效药;大儿子住院了,她送去3000元。
帕提古丽从阿克苏来到滨海新区后,语言不通,难以为生。阿依木汗为她争取到一个摊位,但经营什么呢?阿依木汗鼓励她卖炸臭豆腐干。“我在内地市场看到这个小吃很受欢迎,而滨海新区当时还没有人经营这个项目。”阿依木汗出资让帕提古丽学习制作方法,并帮助她加盟了湖南一个著名品牌,生意果真红火起来,每天能挣到千把块钱。夏天炎热,阿依木汗又建议帕提古丽卖玉石等工艺品。几年后,帕提古丽在新疆买了房子。
2004年,阿依木汗在滨海新区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投资100多万元,在塘沽滨海市场内开办了500多平方米的新疆风味小吃一条街,免费让大批来自新疆的流动人员在此经营,既让他们有了固定的经营场所和稳定的收入,又解决了随意摆摊设点的城市管理问题。
滨海新区区委统战部民族宗教侨务处副处长张家军说,阿英姐有商业上的成功,更有美好的道德品质,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做到了政府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情。政府认可她,少数民族信任她,她是我们大家的朋友、伙伴。
阿依木汗“力所能及”的事还有很多:她十几年如一日地抚养塘沽本地一对丧失劳动力的夫妻;四川李大凡曾给她串过烤肉串,看到他一时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她把在步行街的摊位让给他们夫妻经营;她6年来资助了6名兰州民族大学贫困学生;多年来一直捐助塘沽20多名弱智儿童,她的两个女儿也受到感染,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残疾儿童;阿依木汗创建的企业先后安置了近60名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就业……
天津市也给她了荣誉,她当选滨海新区“十全十美、美在塘沽杰出女性”,政协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一届委员,去年在新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常委。
阿依木汗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巴雅夏提,在维吾尔语中是幸福之意。显然,阿依木汗的意愿是各民族、各人群和谐相处、共同幸福。为了这一目标,她身体力行,无怨无悔。(本报记者/陈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