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老卜家有个“家庭党支部”

2014年06月30日13:46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老卜家有个“家庭党支部”

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街道金河小区有一位共产党员,今年81岁,她的名字叫卜凤斌。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要求加入党组织,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如愿。可她孜孜以求,党组织终于在74岁时吸纳了她。

无论工作期间还是退休后,卜凤斌一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她还一直教育子女积极要求进步,跟党走。四世同堂的一家17口,先后有10个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卜凤斌老人的倡议下,子孙后代们工作突出,学习上进。大儿子是辽河油田的劳动模范,大儿媳是“三八”红旗手,二儿媳多次获得局、处级先进工作者,二女儿是优秀党员,孙子工作不到两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孙女参加小提琴晋级时获中国艺术特长生奖牌,外孙子是沈阳市优秀大学生,他们一家还于2010年5月获得了第七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荣誉称号,被誉为“红色家庭,代代相传”。

要用一生追随党

2007年6月,时年74岁的卜凤斌面向党旗庄严地举起了右手,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她是兴隆台区党组织有史以来吸纳的年龄最大的新党员。

谈起为何要入党,卜凤斌说:“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党给了我光明和温暖。我也要成为群众爱戴、一心为群众办事的好党员。 ”

年少时的卜凤斌,因生活条件所限,只能早早辍学,尝遍了人间疾苦。参加工作后,她抱着感恩的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她说:“我虽然没有入党,但思想和行动上要达到党员的标准。 ”

打造红色和谐大家庭

“我们一家有5个小家庭,我给每个小家庭都发一本 《党章》,教育他们按照党的要求去做。 ”这是卜凤斌老人始终坚持的朴素而感人的想法。为了把自己的大家庭管理好,她建立了家庭管理委员会,在家庭中开展组织活动。

“我们的‘家庭党支部’实际上已经建立14年了。 ”党的历届重要会议精神都被老人精心收藏着,每到周末,卜凤斌通常会建议组织一次“家庭党支部”活动,交流工作、思想、生活情况。 2010年这个大家庭共涌现出了4种类型的“阳光家庭”——大儿媳获爱岗敬业和谐家庭奖;二儿媳获发展经济与教育双赢家庭奖;大女儿获团结和睦服务型家庭奖;二女儿获奋斗型家庭奖,每家获得500元现金奖励。重孙、孙女、孙子、外孙也分别得到了“智慧花朵”、“艺术花朵”等不同奖项。两个儿媳在家庭成员的一致认可中双双获得了尊老爱幼好儿媳奖,并获得了奖状、奖金的双重奖励。

卜凤斌老人以她独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约束影响着自己的子孙,使家里的党员队伍发展壮大到10人。

退休不褪色,撑起一片天

卜凤斌原是辽河油田油气幼儿园园长。退休后她担任辽河油田油气工程处关工委委员,把精力继续奉献给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

离开工作岗位后,卜凤斌连续3年免费办起了寒暑假班,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课余时间,她带领孩子们参观辽河油田生产现场,在孩子们心中从小种下爱祖国、热爱党、爱家乡的种子。教学中,她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创新了木偶教学法,直观、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这里不但学会了知识,更受到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1992年,卜凤斌被辽河油田油气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她抓住各种重大节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及爱国主义教育。每年雷锋月,她都组织小学生走访身边好人;“六一”节带领孩子们开展科学小制作……

结束采访时,卜凤斌说:“只要我活着,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就不会动摇。我还要让我的子孙们好好工作,一辈子热爱党,跟随党,代代相传。 ”她坚定地告诉记者,“为党做点事情,比做什么都有意义! ”卜凤斌老人一家人坐在一起探讨工作。潘 攀/记者/刘立杉 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