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西南联交所公务车处置平台的首位“客户”,中房集团成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房集团)20辆公务车公开拍卖项目,在经过累计报价371轮以后,最终成功成交14辆,成交率达70%。其中标的宝来FV7202XATG(车牌:川 A090U4)和奇瑞SQR7160(车牌:川A20323)分别创下92轮竞价和230.77%增值率的纪录。
时间回到3个月前,中房集团率先在成都的国有企业中启动公车改革,用货币补贴的形式取代专车配置,将20辆权属清晰、符合车辆流通规范的公车通过委托西南联交所公开转让的方式完成公车改革。该项目历时3个月,最终成交结果:竞价标的平均报价27.2轮,竞价率71.4%,总成交金额57.49万元,较14辆车挂牌总价47.55万元增值9.94万元,增值率20.9%。
随着中房集团所持20辆公务车转让项目正式挂牌并运作成功,标志着公车处置平台的构想得以进入实践运作并获得社会认可,由此揭开了四川公车处置的新篇章。
从拍卖机构转向公开处置平台
“今年初,中房集团率先在成都的国有企业中启动公车改革。”据西南联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中房集团已制定了委托拍卖机构处置车辆的方案,并已着手选择比选拍卖公司。
获悉此消息后,西南联交所经过沟通、政策宣导和业务介绍,中房集团当即决定中止原有方案,继而决定委托西南联交所进行公务用车处置。在接受中房集团委托之后,西南联交所严格按照有关国有资产转让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运作,精心策划,为了充分地发挥西南联交所的平台优势,体现公车处置平台专注公车处置、聚集公车资源形成的聚合优势,西南联交所制定车辆停放、现场照片采集、宣传材料制作、项目推介、媒体宣传推广等一整套的服务方案并组织实施。“我们借鉴了二手车交易网站车辆项目宣传、推荐的优点,深入分析二手车买方的购买行为和特点,结合项目实际,精心制定了车辆停放、现场照片采集、宣传材料制作、项目推介、媒体造势等一整套的项目运作方案。”在这套方案当中,如组织车辆集中停放,能方便竞买人查勘;组织人员拍摄现场照片和车辆照片,制作宣传册;图文并茂完善车辆挂牌信息;加强项目推介,既宣传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公车改革政策和公车进场交易的优势,又向公众普及公车处置的相关知识,拉近平台和公众的距离。
结合二手车交易特点制定交易策略
“二手车交易不同于一般的国有资产交易。”西南联交所相关负责人坦言,为此在接受中房集团委托之后,公车处置平台立即组织了熟悉二手车交易并在国有资产处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团队,在严格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成都市人民政府有关国有资产转让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特点,制定了以互联网动态报价模式为基础的“批量挂牌、单车竞拍、动态报价”的交易策略。
“批量挂牌不仅能降低转让方的挂牌成本,还能够在短期内引起轰动效应,实现宣传效果。”据西南联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单车竞拍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竞买人参与公车交易的门槛,就此次项目而言竞买人只需要缴纳4000元的保证金,就可以同时参与全部20辆车的竞价,有效地驱动公众竞价参与度;而动态报价模式能促使充分形成竞价、充分实现价值最大化,因其采取远程互联网竞价方式,给投资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决策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增加时间弹性,杜绝了现场交易“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这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公平与效率,真正能发挥交易所“价值发现”的功能。
逐步完善增值服务
经过20个工作日的公开挂牌,共征集到意向受让方39人。2014年6月10日,该项目成功交易。“这得益于将国有资产处置中先进、成熟的动态报价模式应用到公务车处置平台,给投资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决策时间和空间,即提高了竞价效率,也能有效地保护竞买人信息,充分实现价值最大化。”据西南联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还能同时实现让投资人、社会各界、国资监管部门通过网络直接参与购买、观摩、监督国有资产处置的全过程。
相关人士指出,该项目的成功说明了西南联交所在区域公车改革中的优势和作用,是西南联交所“平台化、平台信息化”向细分业务方向的一次有益尝试,也进一步证明了西南联交所组建公车处置平台以配合公车改革政策推进的前瞻性和示范性,对西南联交所未来继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式配合国家推行诸如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等改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深化服务中,挖掘自身作为区域集中、统一的要素市场方面的效能。具体到公车处置平台的建设上,西南联交所会同专业的汽车服务商共同拟定的有关车辆交易提供停放堆场、代办过户、车况专业查验报告、车辆延保,以及按揭、融资租赁等服务的实施方案即将出台,力争将公车处置平台打造成为一个功能强大、服务完善的车辆交易综合服务平台。”该负责人说。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