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叶昌华(中)在居民家中调解矛盾。荣昌县公安局供图
上周五早上7点40分,荣昌县城下着雨,公交车久等不来,出租车又打不上,在阳光家园小区门口,3个小学生眼看上学要迟到,急得叫了起来。
“快上车,叔叔送你们去!”此时一辆比亚迪小汽车停在3个孩子面前,驾驶位上,身穿警服的荣昌县公安局昌州派出所政治教导员叶昌华喊道。
送完3位学生,叶昌华看了看手机——离8点半上班还有几十分钟,他索性发动汽车,又去县城里打车难的地方转了转,看能不能再送几个群众。
叶昌华的比亚迪是他4年前购买的私车,原本是用来上下班代步的。可是自打买了车,他就经常“私车公用”,免费搭载群众。4年来,叶昌华的比亚迪行程达到了14万多公里,累计免费搭载群众4000余人。
免费搭载群众,用举手之劳传递正能量
其实,从叶昌华的家到昌州派出所只有4公里左右的距离。但他在上下班途中,总是故意绕道至打车难的地方,主动询问,免费搭载群众;开警车办案途中,看见路边有面色焦急的群众,他也会停车询问,如果顺路就搭人家一程。
为啥要这样做?46岁的叶昌华笑着说:“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过过苦日子,现在当上了警察,家里没什么负担,还买上了私家车。人人都有着急赶路的时候,我作为警察,又是18年的老党员,帮人家一把是应该的。”
有时候,叶昌华着便装,开着车停在路边免费搭人,还闹过不少“笑话”。有群众将信将疑不敢上车,有群众误以为是“黑车”讨价还价,还有的群众直接把叶昌华当“黑车”司机给举报了。
今年1月30日,除夕夜,当叶昌华开着私家车在荣昌汽车站免费接送回家过年的群众时,就有人报警称附近有一辆比亚迪反复上下旅客,怀疑是“黑车”。
警情转接到叶昌华这里,一听车牌号他就愣住了:“这不是我自己的车吗?”叶昌华找到举报人,耐心地向他解释。
“免费的?那初六我要去趟河包镇,你能送我吗?”举报人说。
“好,我送你。”初六,叶昌华信守承诺,果真把那位举报人送去了河包镇。下车时,对方非常感动,连称:“我们荣昌的警察太了不起了”。
“我做这样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传递正能量,何乐而不为呢?”叶昌华总是这样说。
调解纠纷上万起,为困难群众垫付赔偿款6000余元
除了免费接送群众,叶昌华在调解纠纷时,也总从群众角度考虑,不吝多讲一遍道理,有时还主动帮困难群众垫钱。
今年4月11日,昌州工业园区安置点的两名鱼贩小黄和丹姐发生争执,打了起来。接到报警,叶昌华赶赴现场处理。
打斗中,丹姐受轻伤,花费医疗费近1000元。在叶昌华调解下,双方约定小黄赔偿丹姐1000元,一周后兑现。
调解执行那天,小黄早早来到派出所,匆忙扔下500元就往外走:“这几天的收入都在这儿了,娃儿在生病,叶警官帮我求个情,缓两天我就把剩下的钱补齐。”
随后,丹姐按约定时间来了。“叶警官,你调解的时候说了的哟,如果不执行调解结果,是要拘留小黄的。”丹姐看着叶昌华说。
叶昌华心里一掂量,从自己钱包里摸出500元,替小黄垫上了。知道叶昌华自掏腰包垫钱后,小黄和丹姐深受感动,两人冰释前嫌,此后还主动相互看起了摊子。
在昌州派出所工作9年来,叶昌华调解纠纷上万起,累计为困难群众垫付赔偿款6000余元。(记者 颜若雯)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