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山温泉宾馆服务员谭惠洪(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30年前,小平同志到中山视察,不仅留下了一句“不走回头路”的铿锵话语,更写下了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浓墨重彩的篇章。 今年5月5日,本报特派采访组来到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的广东省中山市。这是一座以伟人孙中山命名,并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崛起的现代化城市。
在广东省,中山市的发展堪称奇迹。仅30多年,便以占广东1%的土地面积、不到3%的人口,连续多年创造了位居全省前列的经济总量,成为“珠三角”西岸的重要中心城市。
“中山过去30多年来的成绩是小平‘不走回头路’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中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文华坦言,中山人民不负小平同志“不走回头路”的嘱托,在改革开放中敢想敢闯,曾经开创多个全国“第一”,获得“广东四小虎”的美誉。
小平登山发出改革最强音:
“不走回头路”
1984年1月28日,小平第一次南巡到中山视察期间,攀登了罗三妹山。快要下山时,由于前方山路难行,工作人员建议从原路返回,小平坚定地说:“我不走回头路!”
从此,“不走回头路”就成为小平对改革开放所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激励着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勇往直前。
5月5日上午10时,采访组驱车来到中山市三乡镇罗三妹山公园,追寻小平当年“不走回头路”的足迹。
“小平当年来登山时,上山的路还不太好走,石梯也没有现在的宽,但他老人家的精神很好,没带拐杖,也不用人搀扶,从东南面上山,再由西南面下山,共待了1小时15分钟。”在罗三妹山公园入口,中山市三乡镇宣传办公室主任高兆辉介绍说。
罗三妹山是中山五桂山脉的一座小山,因传说当地出过一位同名孝女而得名。2011年,中山市以“不走回头路”为主题,兴建了罗三妹山公园。公园以当年小平同志登山的路径为主线,依据山势布置了小平同志经典语录碑刻,新建了“摸着石头过河”景观桥、丰碑廊、仙池等多个景点。
进入公园,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沿途广播里不断传出小平南巡的重要讲话。小平浓重而清晰的四川话,让我们倍感亲切。
沿当年小平登山的路径拾级而上,石阶两旁竖立着18块石刻,上面篆刻着小平的经典语录,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一些人先富起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遒劲有力的大字,清晰地记录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登上山顶,小平铜像迎面而立:小平身着中山装,脚踏轻便皮鞋,双手叉腰眺望远方,神情睿智而慈祥。“当年小平在这里驻足眺望了三乡镇。”高兆辉说,这尊铜像是参照当年小平登山的样子塑造的,高2.8米,重3吨。
放眼山下,三乡镇一览无余,场镇马路宽阔,高楼林立,村庄环境整洁,鱼塘碧波荡漾。
“今年1月27日至28日,为纪念小平同志‘不走回头路’发表30周年,中山社会各界以重走小平路、重忆小平事等形式,纪念了这位世纪伟人。”中山日报总编辑助理、新闻总监程明盛说,30年后重温伟人历史故事,不仅是对小平同志为中国改革开放建立卓越功勋的缅怀,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再出发。
“小平勉励我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与接待小平,让我永远难以忘怀。”5月5日中午,记者在中山市三乡镇文昌东路“绿榕居酒楼”,采访了原中山温泉宾馆服务员谭惠洪。
1984年1月26日下午,小平在结束对珠海的视察后,乘车到达中山市三乡镇,并下榻中山温泉宾馆。小平入住温泉宾馆那几天,谭惠洪是服务人员之一,那年她18岁。(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