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未来互联网将面临自身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伦理等众多挑战

关注·互联网未来会怎样③:互联网将往何处去

记者 余建斌

2014年06月23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互联网精神成就互联网奇迹

互联网仍将秉承开放、创新的基因,技术发展带来伦理挑战

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仍是开放和创新,这也是互联网的最大特征。

“我感受最深的,是造就互联网奇迹的两大基因,第一是互联网的技术开放性。第二个是蕴含接纳、包容、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互联网精神。”中国互联网协会首任理事长胡启恒院士说,就互联网精神来说,与其他新技术不同,互联网接纳所有用户在这上面的创新,也使自己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

作为划时代的创新,互联网在前20年已深刻影响和改变社会,包括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保护和互联网文化伦理的相关问题。

现在,通过手机、各种穿戴式智能设备,人们能随时随地保持与互联网不间断联系。又比如大数据的发展,如果未来90%的行为可以被预测,将会产生超出想象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机遇。但同时,随着无处不在的连接和大数据的运用等,这些问题将更加层出不穷和难以应付,互联网伦理的边界一再受到挑战。

简单的输入法能够记录用户敲键记录,在更新词库提高输入效率的同时,上传到云服务器可能会泄露用户名等隐私。地理位置定位服务随时都能让用户暴露他所在的位置,乃至行为习惯。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网民群体的购物习惯、搜索偏好乃至聊天记录进行收集、分析,从而预测未来活动和趋势。

互联网人士认为,这种对用户群体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际上也走在隐私保护的边缘地带。个人用户对自己的数据被利用完全不知情也没有被告知,而由此产生的许多商业化报告或结论,如果用于赢利,也和这些“内容制造者”毫无关系。

更让人担心的是,大数据在最广泛的层面提供了研究人的行为及互动的新机会,但也让相关决策更依赖于机器和数据,从而改变思考的方式。

当前,对大数据的反思逐渐增多,比如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杂志提出“大数据的傲慢”:谷歌利用大数据来预测流感的分布和趋势,并不像第一次那样准确,原因是大数据的收集方式并非像收集传统“小数据”的方式那样仔细。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最近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数据现在仍然不多,传统产业在数据上仍然没有优势,互联网公司目前在数据上也没有优势。

李彦宏说,即使是百度每天几十亿人次搜索的这些数据,现在做的事情大多数是宏观的预测:比如预测端午节哪个景点人比较多,高速公路上哪里要堵车,都属于统计型的结果。但真正个性化的预测,比如怎么能够知道一个人在走进餐馆时会点什么菜,一个人5年后的健康状态怎么样,等等,实现这种预测结果的相关数据积累其实还远远不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3日 20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