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0日09: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孔子学院,全球蓬勃发展
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已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俞载星告诉本报记者,十年来,学院从韩国教育现实出发,致力于普及汉语、宣传中国文化及开发中国文化产品,为韩中人文领域交流和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在韩国已建立了19所孔子学院,遍布韩国各地。
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比方院长冯浩烈说,我们的孔子学院位于比利时名城布鲁日。很多比利时的中小学都希望与当地孔子学院合作,开设汉语教学,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比利时已经有4所孔子学院了,但我们希望有更多孔子学院。
西班牙巴伦西亚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安德雷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西班牙建立了多所孔子学院,以巴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为例,从2007年成立以来越来越受到该校师生和当地民众的欢迎,目前孔子学院的注册学生已经高达1200人。
布赫季亚洛娃告诉本报记者,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习的学生既有尚未毕业的高校学子,也有走上工作岗位多年的商务人士,还有不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老者。他们来到孔院学习是因为渴望了解中国,期待通过在孔院的学习助力两国关系发展。
印度杜恩大学中文系教师茅笃亮告诉本报记者,非常希望能够与中国的学校合作,在该校建立一所孔子学院。“如果要想在印度发扬中国的语言、文化,很需要一所孔子学院。”
文化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满足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安德雷乌表示,很多国家都有类似孔子学院这样的文化推广项目,比如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和德国的歌德学院等。孔子学院的职能就在于推广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巴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以来,当地民众积极赞赏孔子学院在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毫无疑问,孔子学院是中西两国人民交流的一座桥梁,而文化正因为这样的交流才更为精彩,友谊也因为这样的交流而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安德雷乌指出。
楚娇对记者表示,孔子学院在泰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好,通过对汉语的学习,增加了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了解,增进了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传统友谊。
布赫季亚洛娃介绍说,莫斯科国立大学的老师们会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到孔子学院的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而学生提出的有趣观点也为老师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她认为,孔子学院在发展俄罗斯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方面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更为俄中文化教育交流开辟出广阔天地。
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华夏文明,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人民网巴黎、柏林、布鲁塞尔、马德里、莫斯科、开罗、首尔、新德里、曼谷6月19日电 记者李永群、郑红、刘歌、丁大伟、林雪丹、刘睿、万宇、吕鹏飞、于景浩)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20日 21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