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宏大的叙事,都离不开微观的发力。养成节俭的美德,需要每个人躬身自省。
一组“中国式浪费”的数据触目惊心——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完全可以解决2亿多人一年的食物需求;每年有2600多万吨旧衣物被丢进垃圾堆;每年仅从水龙头、抽水马桶和管网滴漏所浪费的水,可以填补全国城市用水缺口的近一半……这就是我们当下面临的尴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无意识地将大量资源、财富化为乌有。
不经意间的奢靡与浪费,不仅仅是物力的无端消耗,更深层的忧虑,则是民族优良品德的丢失。
浪费可耻的道理,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难理解,但现实生活中,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说得通”的道理,为何在日常生活中就难以自觉做到“口惠实至”?
“门与路相通”,是今年某省高考作文题。那么,养成节俭的“门”在哪?
开启这扇“门”,就必须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觉悟,必须有“用之有度、取之有结”的自律。没有这种内化于心的自觉、自愿与自律,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可能流于形式,都难以跳出“一阵风”的俗套。
造成浪费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短视于充裕的物质满足,不外乎虚幻的“面子”观念,不外乎“丢掉一点天塌不下来”的无所谓心态,也可能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畸形消费意识。
节俭不是小气、吝惜,倡导节俭,更不是鼓动大家都去过“苦行僧”的日子。过去,一提及节俭,就想到“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清贫。其实,这是对节俭的偏见和短视。
相反,节俭的精髓是一种远见。节俭能让人去除生活中多余的枝枝蔓蔓,回归生活的本真;既把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能摒弃过度的奢华,引导人们抵制低级趣味,不役于钱、不役于物,做一个自由而有尊严的人。
节俭更是一种睿智。古人云:“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卧八尺。”一旦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和利益观,便能远离贪欲,淡泊名利。只有睿智的人,才能真正领悟“成由勤俭败由奢”、“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等古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
节约本身同样是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路径。节约宝贵的资源,节省宝贵的社会财富,我们就有可能集中力量办更多、更大的事情,更加有效地解决最紧迫的民生问题。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13亿人的点滴节俭,汇集到一起将形成巨大的力量。
节俭,对个人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是一种文明。把这种美德传下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节俭养成一种生活态度,需要我们充分展现强大内心的自信、一种为子孙后代坚守的责任、一种让自己远离诱惑脱离俗套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