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俄“海上联合-二○一四”军演对我军实战化训练的启示

记者 周 猛 钱晓虎 徐叶青

2014年05月29日09:41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观澜东海听剑啸

宁波舰进行对空射击。记者 孙 阳摄

5月27日,又到了老朋友道别的时候。上海黄浦江畔,俄罗斯海军参演舰艇编队缓缓驶离码头,踏上归国的航程。

此刻,东海波卷浪舒、潮涨潮落,没留下半点硝烟的痕迹。然而,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却如雷鸣、似风暴,成为提升双方海军核心军事能力的“引擎”——

“本次联演,首次实现了中俄参演舰艇全部混编,首次组织了水面舰艇互为条件的超视距攻防演练,首次组织了潜艇和舰机互为条件、背靠背对抗演练,演练的难度空前增加,突出了核心军事能力的提高”……

观澜东海听剑啸。在联演硝烟散尽之际,参演官兵在思考:这场军演为我军实战化训练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

万里赴戎机,他们的步履如此从容——

能力牵引,大国军队的练兵之道

“‘敌’双机编队向我袭来!”重重夜幕中,刚刚抛锚的千岛湖舰就响起急促的战斗警报声,一场不期而至的“锚地防御战”就此打响……

谁能想到,此时的千岛湖舰还带着南印度洋的万里风尘。该舰刚刚完成搜寻马航失联客机任务,未经任何休整和准备就投入到演习中。

离千岛湖舰不远处的海面上,是第1水面舰艇编队的“瓦良格”号。该舰刚刚完成欧亚巡航,就直接加入到了中俄海军联演的序列中。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要求,在这场军演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17日俄方先遣组才到上海,18日舰艇编队随后就到,20日演习便全面展开。探营、扎寨、战斗,一气呵成;郑州舰下水服役刚半年,就多次参与执行重大任务,并在演习中先“敌”发现目标、先“敌”发射导弹、率先开炮击落靶标……

现场观摩者不禁感叹:万里赴戎机,他们的步履为何如此从容?

此次演习的中方副指挥员沈煜告诉记者:“只有基于能力抓训练,练出一身真本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时刻准备打仗的能力标准牵引实战化训练,俄罗斯军人的认识同样深刻:“俄军改革的本质就是打造作战能力强、可应对各类冲突和局部战争的新型军队。”

参加此次中俄联演的某舰载机团,一张标注该团执行重大任务航线的世界地图,展示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漫漫征程。截至去年底,该团官兵已随舰出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英、法、俄等11国海军举行海上联合军演25次;9次赴亚丁湾参与护航任务,成功解救6艘遇劫中外商船和近200名船员,创造我军直升机遂行使命任务的多项纪录……

“远远看去,各种颜色的曲折航线连在一起,像一个个叹号,也像一个个问号。”该团政委姜阳告诉记者,“我们常常问自己,新世纪新阶段,祖国需要我们越飞越远,我们的能力是否具备?”

这些天来,演兵场上两军官兵用实际行动表明:能力牵引,是大国军队的练兵之道。

穿透联演的硝烟,我军联合作战的铿锵步履清晰可见——

未来战场的胜者,诞生于今天的联合训练场

在中俄两军参演兵力图谱上,有来自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中国东海、南海、北海三大舰队的14艘水面舰艇、2艘潜艇,以及各级各类多代战机。

以往演练,参演双方分别拟制行动计划,分别进行兵力控制,然而此次演练却更改了规则:5月18日,中俄双方总导演在迎接俄舰抵达仪式上指出,本次联演三大亮点之一就是双方兵力首次全部实行混编。

显然,这是一次组织协同难度很高的演习。来自两军这么多的兵力兵器如何指挥、怎样统筹,对双方指战员都是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然而,在这场面向未来战场的“联考”中,两国军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5日,中俄双方总导演接受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说,本次演习取得的四大突破之一就是融合性。

联合护航、联合搜救、联合反潜、联合防空……点击本次演习中一场场联合战斗,记者深切地感到,正是参演官兵高度自觉的联合意识,有力推动了两军参演部队的联合行动。

担任此次中俄联演中方督察员的海军机关人员告诉我们,过去两军在联合意识、联合训练、联合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然而通过这几场海上联合演习,两军之间的指挥越来越便捷、协同越来越默契、机制越来越顺畅。参演的第2水面舰艇编队指挥员利比林上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双方完全可以在未来的演练中更新课目,进一步提高合作水平。”

穿透联演的硝烟,我军联合作战的铿锵步履清晰可见——

“以前,军舰要完成它的训练大纲,我要完成我的飞行课目,各训各的、互不相干。”某舰载机飞行团飞行员赵春泉谈到,“如今,由于实行了直升机常态化驻舰训练模式,联合训练的难题迎刃而解。”

参演官兵告诉记者,在全军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提高三军一体化联合作战水平,需要摒弃“谁高谁低、谁先谁后、谁主谁次、谁长谁短”的局部思维、自我意识,增强联合的紧迫感、责任感……

东海观战,深刻透析本次演习的关键词,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浮出水面:未来战场的胜者,诞生于今天的联合训练场。

“背靠背”自由对抗,演习就是要像打仗一样——

让靶场与战场的距离近些、再近些

24日上午8时,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备受关注的联合反潜课目如期展开。

大海茫茫,“敌人”在哪?参加搜潜的中俄联合编队如临大敌,两军官兵瞪大眼睛丝毫不敢大意,舰机共同编织成一个密集的搜潜网,像过篦子一样对目标海区进行仔细排查。

“今年中俄联演的难度更大,潜舰机之间完全自由对抗,导演部把兵力撒在大海上,互相不通报位置,自主发现、自由攻击。” 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副支队长卢飞云颇有感触地说,“过去编队演练都有一张计划表,什么时候进入演习海域、哪个时间节点进行抗击都有明确要求。”

以前演习,大家图的是满堂彩,争的是优胜红旗,现在“背靠背”自由对抗,要求强化问题意识,淡化胜负观念。有人问,对抗演习不追求结果追求啥?

随着对抗方式的转变,宁波舰对空警戒雷达技师王建云的工作量激增,已连续几天没睡上一个囫囵觉。可这位有着10多年防空作战经验的老兵坦言再辛苦也值得。

演习真正变得像打仗一样。这次实际使用武器课目演练,靶船与舰艇编队异向行驶、高速机动且具有自动变速功能,相比过去两次联演,射击距离也大大增加……

打击效果如何?从码头、海上一路追问到空中,记者得到双方官兵惊人一致的回答:“此次联演追求的不是‘发发命中’,而是作战环境的逼真、作战态势的真实。”

“切莫把演兵场当靶场,要用战场标准破除百分之百的‘迷思’!”此时此刻,宁波舰舰长杨黎明又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某新型导弹驱逐舰刚刚列装部队,实弹发射四发四中,然而庆功会上有人提出“发射导弹由生产厂家、科研院所的技术专家坐镇把关,来袭导弹的方向和参数不变,这样的百分之百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

随后,他们痛下决心不用外来保障、不问抗击时间、不明来袭方向,几年后又在“三大铁律”上衍生出10多条“军规”:临时变换抗击目标、增加电磁干扰手段……新的“战场法则”,让“海上铁拳”浴火重生,扬威大洋。

让靶场与战场的距离近些、再近些。中俄联演结束之际,中方总导演、海军副司令员田中谈到,只有用打仗这根“标尺”,才能量出实战化训练的“标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杨丽娜)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