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天津一公司在宁丢失高危放射源,环保人员连夜巡测终寻回——

28小时,紧急追索“铱—192”

任松筠

2014年05月13日09:14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28小时,紧急追索“铱—192”

应急监测人员锁定放射源位置准备进场。

天津一公司在南京作业时丢失放射源“铱—192”事件引发全国关注。这枚黄豆大小的放射源,在“失联”的数十个小时内,到底经历了什么?昨天,省环保厅下设核安全局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还原了放射源“失而复得”的惊魂时刻。

丢失放射源呈裸露状态

5月9日凌晨1时,南京环保局12369接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南京探伤作业期间,丢失放射源一枚。

当日凌晨2:43,省环保厅值班室接到了南京环保局的电话报告。省核安全局立即启动《江苏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省环保厅随即成立应急指挥办公室。

与此同时,环保部核应急办也连夜启动核应急工作,并与省应急指挥办公室建立远程视频联络。同时派出两名专家及两名工作人员驰援江苏,并调度浙江、上海、秦山核电的应急监测力量来苏支援。

当日凌晨3:15至4时,省核安全局及南京环保、公安部门先后赶到现场。4时,省、市、区环保、公安、卫生部门组成的应急现场指挥部成立。

经调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管道、钢结构的无损检测的企业。该公司拟于2014年4月9日至12月31日在位于南京六合区葛塘街道的中国石化集团第五建设公司进行探伤作业。5月7日,企业人员在作业后丢失了放射源“铱—192”,丢失时呈裸露状态,为Ⅱ类放射源,属于高度危险放射源。

环保人员成功“火中取栗”

9日凌晨4时起,省环保应急人员携带便携式监测仪器对探伤作业场所、该公司南京项目部宿舍、运输车辆和探伤机运输路线沿线等开展巡测排查,始终未发现异常情况。

9日下午,省核安全局增派10名应急监测人员、4辆应急监测车辆、8台应急监测仪器和1套车载大体积寻源监测系统投入应急监测,分6组对探伤作业场所内管道堆放地、管道缝隙处、厕所化粪池等部位进行地毯式细致搜寻,同时对厂区围墙外、作业场所周边道路、该公司设在南京项目部的宿舍、运输车辆和探伤机运输路线沿途道路等开展巡测排查,每个场所反复检测4次以上。至10日凌晨3时,仍然没有发现异常。至此,指挥部确定:丢失的放射源已不在厂区、宿舍和途经道路的范围内。

现场指挥部决定扩大巡测范围至事故现场周边36平方公里,并制定详细的人员、仪器和车辆保障措施和分组计划。10日上午8时,环保部门30名应急监测人员、20台便携式监测仪器、8辆应急监测专业车辆,在事故发生地36平方公里范围内,分成15个小组实施车辆巡测及步行监测。

10日上午9时40分,2个小组同时发现测量数据异常,从不同方向由远及近测量,确定在距离探伤作业现场西北约2公里处有放射源,公安人员立即到场拉警戒线封锁现场。指挥部制定放射源定位方案,派3名工作人员穿防护服,佩戴防护设备和长杆探测设备,分两次短时间靠近,至中午终于将其锁定在长满杂草的两平方米区域内。经专业仪器识别及现场技术人员和环保部专家分析,最终判定为丢失的铱-192放射源。

但是,该“裸源”活度大、体积小(源直径8毫米、连源辫长15厘米)、辐射剂量高、精确定位难,回收无异于“火中取栗”。指挥部当场又成立了以省核安全局为主的10人处置队,队员均穿上防护装备,携带金属探测仪、对讲机、辐射测量仪器,首先在附近场地模拟操作,操作熟练后依次进入现场锁定区域。通过五组人员轮流作业,每人不超过两分半钟为限,终于在当日18时将丢失的放射源安全收进专用铅罐内,随即经确认源标号,与丢失的铱-192放射源标号一致。至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处置工作结束后,专业人员还对放射源回收地周围进行了布点复测,重点测量室内、道路、原野等,空气瞬时伽玛剂量率、表面沾污,结果均为正常的环境本底水平。确认密封放射源未破损,未对周围的土壤、水体造成放射性污染。

发布信息确保绝对准确

对于此次放射源的“失而复得”,省核安全局局长陆继根坦言“处置是十分迅速和科学的”。但是,也有人质疑,为何放射源7日丢失10日才公布?

对此,相关人士也作了解释。经调查,天津这家企业5月7日凌晨3时作业完毕后,收回放射源时发生卡源机械故障,现场工作人员自行处理后,当时认为放射源已回到探伤机内。直到5月8日19时,生产厂家前来维修时,才发现设备内无放射源,该公司自行寻找到23时无果,随后向公安报案。5月9日凌晨1时,才向南京环保局12369报告。

那么,环保部门是否应该在接报的第一时间就向公众发布呢?记者了解到,根据江苏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省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辐射事故信息统一对外发布工作。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预案并不要求在接报的第一时间发布。“对于这样的敏感消息,首先必须保证发布的信息绝对准确,同时尽可能减少社会的恐慌。”陆继根说,接报时尚不能确定事故的准确信息,仓促发布只会增加社会恐慌。

据介绍,丢失放射源的这家企业,是在天津取得安全许可证。按照“谁许可,谁监管”的规定,对此次发生放射源丢失事故责任企业的处理,也将由天津有关部门负责。 本报记者 杭春燕

新闻链接 >>>

工人当“宝贝”捡走放射源

5月12日下午2时30分,南京市公安局化工园分局经过连日开展工作,查明天津宏迪检测公司丢失的放射源铱-192系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工人王某捡拾后丢弃。

据当事人王某向公安机关陈述:5月7日上午8时许,其在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车间门口打扫卫生时,捡到一铁链状东西,误以为贵重物品将其装入上衣口袋,并于当日中午11时30分将其丢弃在自家院子里。后因公安机关开展大规模搜查行动感到害怕,于5月10日凌晨5时许用蓝色塑料袋包好后扔到其住所旁的草丛内。

目前,王某因身体受到辐射伤害正在接受治疗。公安机关和卫生部门暂未发现其他受伤人员。 (任松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