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忠
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时代精神。吴天祥、徐本禹、甘金华、董明……荆楚大地,到处活跃着助人为乐者的美好身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为乐,助是方式与过程,乐是结果与境界,一举多得,善莫大焉。助人为乐既能为别人排忧解难,也能客观上使自己身心愉悦。做一次好事,就是一次善的积累,自身的境界得到一次升华,人生的意义得到一次提升,一种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所以说,助人为乐,既在帮助别人,也在帮助我们自己。
人类一路走来,战胜无数天灾人祸,化解众多急事难事,离不开相互帮助、同舟共济。人是社会之人,哪能孤立存在?一个人、一个家庭,谁都做不到“万事不求人”。人处急难之时,援手伸来,温暖涌上心头;心中有了郁结,几句宽慰的话语,帮助解开心锁,重拾生活的勇气。所以说,助人为乐,互帮互爱,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必需,就像阳光与空气。
一个和谐的社会,助人为乐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人际关系前提。今天的中国,雷锋精神到处传扬,助人为乐的故事天天在书写。同时我们也要正视:闹市街头,有老人倒地,却有人不愿去扶;酒楼歌厅,有人挥金如土,却不愿拿出区区,去解一个困难家庭之急;对助人为乐者,有的人甚至怪话连篇,冷嘲热讽。这些怪象都与时代风尚极不相称,与时代需求极不相符,需要果断摒弃。
你的脚下就是你的中国,每个人的言行都投射在中国这张脸上,这张脸庞是否文明、美丽,全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首先要从我做起。如果大家都只说不做,助人为乐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久之即会断源绝迹,整个社会失去温暖。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位爱的天使。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温暖就会相互传递,善举懿行就会良性循环,优良社会风尚就能养成。做好事,出发点在利他,即使受助者没说“感谢”,又有什么关系?做好事,本就不为出名,即使我们的善举无人知晓,那又有何妨?
对他人像春天般温暖,要从我做起,党员干部、团员青年要走在前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街小巷,在工厂乡村,如果党员、团员走在助人为乐的前面,如果社会名流都积极加入到这个行列,必将形成巨大的引领作用,产生强烈的正相关效应,形成互帮互爱的宏大合声。
一沙一世界,一语一天堂。助人为乐,贵在从小做起,从细做起,从实做起。正因此,助人为乐,人人可学,人人可为。为贫困学子捐出几块零花钱,挽起袖子献出一点血,去养老院与孤寡老人聊聊天……这些小事看似小,却又不小;说其难,却也不难。扪心自问,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吗?
只要心中有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这个世界真的会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