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记者在采访刘若鹏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的确,31岁对刘若鹏来说,还是一个“做梦”的年纪,一个青春四射、活力无限的年纪。
但是,就是这个年纪,在他身上已经有了太多的光环和头衔: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超材料微波射频重点实验室主任。
记者问他,在科学家、创业家和梦想家三个头衔中,最喜欢哪一个?他的回答很明确:梦想家。
读大学就确定了人生目标
刘若鹏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深圳度过的。刘若鹏读高中时的班主任李剑新,对他印象很深。他说刘若鹏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习外,还花时间组织和参与了很多班级活动,表现出一种能够调动同学一起做研究的组织能力。
2002年,刘若鹏被保送进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在大二下半年,刘若鹏走进了超材料的世界。所谓“超材料”,就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的复合材料。那时候,人们对这种材料和这个领域还非常陌生,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伪科学”。可刘若鹏却认定,这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领域。
刘若鹏从大二开始就确定了自己今后要从事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本科阶段就发表了超材料的国际论文。大学毕业后,刘若鹏获得了美国杜克大学研究院全额奖学金,在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刘若鹏带领其团队通过超材料技术研制出“隐形衣”可以引导微波“转向”,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杂志上一刊登,就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怀着梦想回国创业
在杜克大学博士毕业后,刘若鹏决定回深圳创业。因为他看好深圳的创业环境和完整的IT产业基础,他熟悉深圳这块适合“做梦”的热土。
2010年7月13日,刘若鹏率领其核心团队在深圳成立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光启)。“光启”的名字来自300多年前的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作为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先驱者,其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思想,对刘若鹏有很大的启示。
刘若鹏是怀着梦想回到国内的。什么梦想?就是用科技创新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刘若鹏的名片上,印着一句袒露“光启人”心迹的话:“光启,改变世界的创新。”
“我们是为实现这个美好梦想回来的,而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回来的。这是我们要回国的唯一原因。”刘若鹏反复强调。
光启成立仅一年,在基础研究方面,超材料的微结构就由2009年发明“隐形衣”时的6000个,飙升至上亿个。光启在超材料领域迅速形成了对原创性知识产权的覆盖,在超材料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光启所代表的中国力量已经拥有了标准话语权。而由光启领衔成立的“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则意味着一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将由此诞生。
从2010年底至2012年,光启研究院每年贡献了将近1000项专利技术,截至2014年3月,光启总共申请了超过2500件国内国际专利,占全球相关领域专利申请量的85%。刘若鹏解释说:“一是我们从事的是一个全新的最前沿的科研领域;二是我们的人员结构具有学科和知识优势;三是我们是靠创新吃饭的,与从事商业模式的企业不同。”
让创新改变世界
刘若鹏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科技创新上。他常常超负荷工作,经常是晚上10点钟还在忙碌。为了一个项目的创新,光启的不少人常常会主动加班到晚上八九点,甚至不惜牺牲周末时间。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记得有一次,我们和刘院长一起,为一个项目每天加班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9点继续上班,就这样,我们这个20人的团队加班了3天。”在许多同事眼里,刘若鹏就是光启“梦之队”的助推器。
刘若鹏对光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超材料产业就像30年前的半导体产业。只需根据客户需求,逆向设计,从人造微结构中挑出几个或上千个,就可创造出一种实现超越电磁响应极限的功能材料,你可以想象这里面有多大的应用空间。”刘若鹏希望能通过以超材料为代表的源头科技创新,带动在尖端装备、临近空间探索、个人“光子”生活等三大领域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为开创更加美好的人类文明和生活而进行永不停息的创新。(记者 易运文)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