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在训练场上为战士授课 张坤平 摄
磨烂笔头学习新装备,磨穿鞋底维修故障坦克,磨破嘴皮培训装甲战斗骨干,他就是北京军区某兵种训练基地四级军士长郭峰——人称“郭三磨”。
记者初见郭峰,他刚从训练场回来,满脸尘土,满身油污。这个35岁的老兵,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只是把责任、把对祖国的忠诚融入平凡岗位上,融进日复一日的教学保障中,为锻造过硬技术骨干默默坚守着、奉献着。
入伍16年,他“磨”出一身好功夫,收获了累累硕果——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
磨烂笔头:记下150多台坦克的“脾气秉性”,整理20多万字“技术档案”
记者跟随郭峰来到装备车间,坐进某新型坦克座舱,好似钻进了一座迷宫。
指着盘根错节的线路和密密麻麻的按钮,郭峰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
12年前,郭峰还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坦克兵。一次,负责学兵驾驶训练保障的郭峰,遇到了棘手难题:坦克突然转向失灵!
当时,他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向旁边一名上等兵请教,却受到奚落:“都第4年的老兵了,连最简单的故障都不会排除。”
“一定要学好技术,不能让别人瞧不起!”郭峰暗下决心。
12年后的今天,他熟练掌握了3代坦克4种车型8个专业的使用与维修技能,对坦克底盘、仪表、按钮等百余技术参数烂熟于心。
在他的宿舍,记者随手翻开一本《某型坦克原理与构造》,只见书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注释,那几乎翻烂的书页,见证了他孜孜不倦的学习身影。
有一回,厂家师傅到基地巡修装备,随身携带一份完整的电路图。郭峰想复印,遭到拒绝:“新装备资料保密,看可以、记可以,但不能复印!”
好学的他每天与师傅形影不离,抓紧点滴时间看图纸、记线路。他加班加点,挑灯夜战,仅用一个月便将全车2000多条线路烂熟于心。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走上营技术员岗位后,他用手中的笔记下了150多台坦克的“脾气秉性”,每台坦克每天的工作情况、行驶里程、故障现象……这一记,就是20多万字的“技术档案”。
如今,被基地官兵视为“技术宝库”的是他亲手写下的《坦克常见故障诊疗手册》。有一回,郭峰外出送修装备,有一台某新型坦克“趴窝”,技术骨干轮番上阵,但都无果而终,最后,是这本“故障诊疗手册”救了场。
“真想不到,一个战士掌握的装甲修理知识这么全面!”一位地方厂家工程师看到郭峰整理的《坦克常见故障诊疗手册》如此评价。
磨穿鞋底:每年平均8个月在训练场奔波
作为营技术员,只要有训练任务,郭峰就会像“保护神”一样,出现在驾驶场上。
2011年6月的一天,战车轰鸣,尘土飞扬,一名学兵正驾驶着坦克疾驶。突然,随队保障的郭峰利用电台,大声喊道:“127号坦克,立即停车熄火!”
那名学兵迅速停车。赶来的基地装备助理上前一看,说:“幸亏郭峰叫停及时,若再晚半分钟,机油就会漏光,坦克发动机将报废!”
这些年,他每年平均8个月奔波在训练场,鞋子磨破了一双又一双,排除上百次装备故障和训练险情。
采访中,记者目睹了这样的精彩场景:闭眼不看,他就能摸准坦克底盘的每个结构;竖耳一听,他便能判断出坦克运行时的故障点……
作为基地赫赫有名的“兵专家”,郭峰练就了一身绝活——先后攻克了变速箱不转向等12个训练保障难题,总结了32种应急修理办法,自主革新7项成果。
2012年7月,他到基地四大队巡修:一辆坦克发动机声音异常,“趴窝”很长时间。当听到驾驶员提到“排黑烟、带火星,轻微顶缸”等字眼时,郭峰马上断定:“气门有堵塞物。”在场的连长称不可能,每年保养都没发现。
郭峰也不争辩,打开气缸,用手电往里一照:进气管里果真有碎布条。掏出异物后,发动机恢复了正常。在场官兵瞠目结舌:简直神了!
磨破嘴皮:培养出2000多名装甲战斗骨干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郭峰有绝活,总是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战友共享。他常说:“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打不了一场胜仗。”
为更好地发挥郭峰的技术辐射作用,基地只要有培训就会安排他当师傅,只要有好苗子就会安排他帮带,只要有攻关项目就会安排他参与。
据统计,这些年,郭峰先后参与编写了坦克驾驶专业15个课目近20万字的教案,探索了“升级编组、梯次训练、重点补差、结对帮带”等9种坦克组训方法,培养了2000多名过硬的装甲战斗骨干。
那年,上级搞专业比武。曾获“三连冠”的郭峰坚持让新同志上,他解释说:“假如年底我走了,技术骨干接不上怎么办?我全程当陪练,力争拿冠军!”他一拍胸脯,连长心里就踏实了。最后,冠军的奖杯又被连队揽入怀中。
在郭峰带动下,如今该基地老兵都主动给新兵传授看家本领。由郭峰和他的徒弟们组成的“郭峰班组”成为单位技术攻关的中坚。他们完成了“野外条件下吊装更换某新型坦克动力舱”等3个项目的攻关,填补了我军兵种训练基地坦克驾驶专业培训的空白。
他当骨干不仅有耐心,还有爱心。战士金光旺来自江西九江,刚到部队时,他说话乡音太重大家听不懂,小金感到很自卑。
郭峰找来绕口令教他练习普通话,点名让他每天晚上读报;看到他写字歪歪扭扭,郭峰又买来硬笔书法字帖,督促他每天练钢笔字。在他的帮带下,金光旺进步很大,参加了营里组织的演讲比赛,还能出黑板报。训练中,郭峰还把自己的维修绝活毫无保留地教给了金光旺。在他帮助下,金光旺不仅考取了坦克驾驶一级证书,还当上了班长。
好班长能点石成金。这些年,他带出的战士中,9人考上军校,44人当上了班长,56人被评为“优秀士兵”,18人考取了特级、一级坦克驾驶员,其中16人在上级组织的岗位练兵中摘金夺银,全营80%以上的技术骨干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郭峰班组”5名骨干3人荣立二等功,“大徒弟”边志伟还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王兵 刘占青 记者 张坤平)
相关专题 |
· 人物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