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 刘国顺 记者 欧阳浩
如何防止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怎样推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向实践层面拓展?总政某部的做法是——拿起战斗力标准这面“透视镜”进行自我扫描。
连日来,该部结合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开展对照检查和问题纠治,深入查找和解决制约战斗力建设的矛盾问题,推动讨论活动对接明天战争、对接部队任务、对接个人岗位,使战斗力标准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聚目光,瞄准未来战场审视方案预案
“方案预案应紧贴未来战场,此次演习方案还是按照传统的战争形态在准备,必须推倒重来……”前不久,在该部召开的一次议训会上,部队党委一班人对即将展开的演习方案“开炮”。
该部政委尹洪文说,在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他们重点抓住党委班子这个“龙头”,在团以上领导机关中重点查找工作摆位筹划是否科学、思战谋战意识是否牢固等方面的问题,把“建打仗班子、带打仗部队”作为目标,真正使能打胜仗成为党委议事决策的核心。
蓬勃开展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在该部首长机关掀起一阵“思想风暴”,核心就是——如何将目光向未来战场聚焦。为此,他们按打仗的标准重新审视已制订的训练演习方案预案,发现不少还在用旧思维面对新战场,有的虽然贴着信息化的标签,但战术战法还是老一套,个别方案预案数年未变。
“战场日新月异,方案预案必须以变应变!”该部党委一班人态度坚决。随即,他们对所有演练方案预案进行回炉,对照战斗力标准逐条修改更新。与此同时,部队党委带头补课,邀请军事专家授课辅导,定期开展军事理论研讨活动,认真研究未来战争制胜机理,谋战思战蔚然成风。
“过去制订演训方案预案有时一厢情愿,如今最大限度地对接明天的战场。”拿着经过反复修改的年度演习方案,部队长王树充满自信。
除虚光,“单纯业务观点”没了市场
前不久,在该部组织的一次军事考核中,几名业务技术骨干因成绩垫底被点名批评,还被取消了年终评先资格。
“这些年我们为单位出了那么多科研成绩,就因为这点‘小事’就对我们大动干戈?”被批评的几名骨干有点想不通。也有人为他们叫屈:“技术干部关键是要业务素质强,军事素质弱点问题不大。”
“穿上这身军装就是战斗员,不管在什么岗位,精武强能都是本分!”面对议论,该部党委“一班人”态度明确,他们进而清醒地认识到,表面上看这是“军事技能与业务素质”孰轻孰重的争论,根子上却反映出部分官兵战斗力标准树得不牢固。
在随后开展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中,该部党委引导官兵围绕当兵打仗意识牢不牢、精武强能劲头够不够、敢打必胜信心足不足、练兵备战标准高不高等进行自查自纠,广泛开展“晒晒身边的松懈麻痹现象”网上互动交流,在剖析身边事中端正思想认识。
随着讨论的深入,过去存在的问题浮出水面:一些技术干部感到自己从事的是技术工作,认为只要业务工作多出成果就行,训练不愿多参加;有的技术干部远离演兵场,业务工作与实战需求脱节……
为排除官兵思想上的虚光,该部采取措施强化专业技术干部的打仗意识,组织技术干部学军事、练军事,严格训练考核标准。同时,修订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实施细则》,规定技术干部军事素质不过关不得重用,让真正想打仗、能打仗的人才“香”起来。
一系列有效举措,使“单纯业务观点”没了市场。记者在该部局域网上看到一条留言:“知识型军人不是书生兵、秀才兵,业务能力再强也不能丢了军事素质这个根基!”
治散光,把“千条线”拧成“一股绳”
这段时间,该部党委和机关的几个举动引人关注:一是下决心砍掉了年度工作中4个与战斗力建设关系不大的现场会,推掉了12项为军地兄弟单位“撑面子”的活动;二是收回了3项关于开展检查评比活动的通知。问及原因,机关人员回答:聚焦中心。
“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战斗力建设是部队唯一的中心!”该部领导告诉记者,他们结合战斗力标准大讨论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些中心不居中的问题。比如,各部门筹划的任务名目太多、交叉重叠,各项检查评比中“一票否决”太多,令基层无所适从……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坚持战斗力标准,就要确保战斗力标准的“唯一性”和“根本性”,就要赋予战斗力标准真正的“一票否决权”。为此,该部首长机关率先开展自查自纠,用战斗力标准“立、改、废”,叫停了一批与战斗力建设关系不紧密的检查评比活动,取消了多项与战斗力无关的“一票否决”。
在此基础上,该部深挖官兵思想根源,梳理出消极保安全不敢训、过分追求单项冒尖等“潜标准”“伪标准”,在提高官兵的思想认识上下功夫,确保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
基层官兵告诉记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今首长机关重点治理战斗力建设的散光,将“千条线”拧成了谋打赢的“一股绳”,大家投身战斗力建设的劲头更足了。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