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负总书记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

张丽娜
2014年04月25日13:42 来源:农民日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在奉献中品味人生真谛

张丽娜

如果奉献需要一种力量驱动,那么这股力量莫过于责任和担当。2014年1月28日,这一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那样的平淡无奇,而对于山东省烟台市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来说,却是那样刻骨铭心。因为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她寄来了亲笔回信,这让身在基层工作的我们,为之鼓舞,为之感动。

我们感动,感动于张广秀的敬业奉献。“我时常会想起以前的村官生活,一想到身边有那么多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工作岗位。”病床上的张广秀一谈起自己的村官生活,精神好像也变得好起来了。在基层工作的日子里,张广秀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责任与担当。她那种面对挫折,愈挫愈勇;面对委屈,一笑置之;面对无奈,静观其变;面对喜悦,再接再励;面对怅然,勇往直前;面对欣慰,努力奋斗的乐观精神和崇高品质是我们每一名大学生村官学习的榜样。

我们感动,感动于张广秀的坚强不屈。面对病痛,她没有往后退缩,反而继续努力工作,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村级事务上;面对病痛,她没有自暴自弃,用一首自编的“明天会更好”激励着自己继续工作、不断前进。张广秀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这连续两周都不敢动脖,不敢写画,真是折磨死我了。这股疼是我这么多年来未曾体验过的……把林黛玉的眼泪都流光了。”在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下,张广秀硬是凭着她的坚强不屈表现出让众人折服的豁达情怀。她用坚持到底的决心恪守了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无畏和不屈,让我们再次为之震撼,为之敬仰。因为这种坚强,让我们更加执着于服务农村,服务人民;因为这种坚强,让我们更加执着于扎根基层、艰苦创业;也因为这种坚强,让我们更加执着于砥砺成才、奉献社会。

我们感动,感动于党中央的万千关爱。习总书记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大学生村官回信,这无疑是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的关心和肯定。对于广大的大学生村官,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工作前景感到迷茫的大学生村官,这封回信无疑是一种鼓舞。我们要始终坚持志存高远、艰苦奋斗,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感受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始终坚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在与农民群众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我们要始终坚持勇于开拓、大胆实践,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经受风雨,增长才干;我们要始终坚持尊重农民、心系农民,要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增进感情,赢得信任。

我们要沿着习总书记复信精神的指引,沿着张广秀先进事迹的感召,沿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大业,努力前行、砥砺奋进、锤炼品质、奉献自我,在扎根基层中感受信念的坚毅,在无私奉献中品味人生的真谛!

(作者系陕西省永寿县2008年大学生村官)

坚定扎根基层的信念

杨嫚利

我是怀着一种急切、激动、自豪的心情来读习总书记给张广秀的复信的。她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就算是白血病也未能压垮她投身基层工作的信念。在复信中,我读到了习总书记对张广秀病愈的欣慰,也读到了对广大大学生村官投身基层、增长才干的殷切期盼。习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不仅让张广秀激动不已,更让我们全国的大学生村官坚定了扎根基层的信念。

信念来自鼓励和关切。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身份,不同于公务员,也没有编制。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官因为缺乏归属感而对工作缺少激情,缺乏斗志。一直以来,组织给予我们的指引和关怀是我们前进的风向标,而习总书记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关注与支持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方向。在基层工作中,有辛苦也有甘甜,有泪水也有欢笑,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也培养了我们和群众的深厚感情。

信念来自榜样的力量。我们很幸运,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张广秀这样的榜样。自从张广秀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我们便一直担忧她的病情,学习她的精神,因为她是我们的榜样,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读过习总书记的信,我们心中这位榜样的形象更加清晰,她的坚持与勇敢,她的质朴与随和,她的坚韧与毅力是我们今后所要学习的宝贵品质。我们不能让这枝独秀孤独地摇曳,要见贤思齐,一同进取。

信念来自对自身的期许。我们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因为这里需要我们。在这里,有轰轰烈烈的带头创业,也有细微繁琐的工作流程。不是每个大学生村官都会创业成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干好每一件平凡的工作,服务好每一个有困难的群众,履行好自己的每一项职责。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干工作,诚心诚意为群众,实践就会证明,我们这支队伍的存在会为新农村建设带来多大贡献。我们要做的是不愧于党的重托,不愧于群众的期望,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用行动证明我们的力量,回应质疑的目光,青春自然无声绽放。

(作者系陕西省永寿县永平镇坚固村党支部副书记)

做基层需要的大学生村官

白帆

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的复信,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字字都是饱含中央关怀的“好声音”,句句都是传递坚定信念的“正能量”。我们要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扎根基层,做一名基层需要的好大学生村官。

一是打牢“志存高远、矢志不渝”的思想根基。面对物欲横流的生活之潮,我们要有信仰、有追求、有坚守,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遵章守纪,听从组织召唤。在工作中要去懒求勤,去浮求实,把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强村富民的“农民梦”之中,在致力农村发展的担当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发扬“甘当学生、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农村是最大的学校,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既然到农村来,就要少一点书生气、多一点泥土味,真诚拜农民为师,学习群众的智慧。刚入村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农村工作,便主动向干部群众请教。在村干部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熟悉了农村工作。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去年村党组织换届被推选为党总支副书记。

三是胸怀“放在心上、当作亲人”的百姓情感。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上,如果处理不好情、理、法之间的关系,就会“出乱子”。到村任职以来,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我给自己规定了五项任务,即整理一套涉农政策、走访一遍全村农户、完善一套村情档案、形成一份调研报告、提出一条发展建议。我主动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同农民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向他们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

四是坚持“脚踏实地、不图虚名”的业绩追求。一个小小的大学生村官能为村民谋什么利?这可能是许多人想要问的问题。其实,只要把平凡的事做好,把村民关注的小事落实好就是为民谋利。低保发放、新农合办理、土地纠纷调解、产业结构调整等事情,看起来庞杂琐碎,但关系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尽己所能帮助老百姓解决好实际问题。

学习复信精神没有阶段,践行群众路线永远在路上。我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染牢农民底色,稳扎稳打,弛而不息,在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的实践中找到“时间去哪了”的完美答案。

(作者系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永春镇柳家村党总支副书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